1.擺錯了位置就是垃圾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莫過於看清楚自己,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有的人求職屢屢碰壁,總認為自己什麼都能幹,最後什麼都沒有幹成。詩仙李白有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也就是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一定都是有用武之地的。但是每個人一定要把自己擺在正確的位置,如果擺錯了位置就會適得其反,猶如沒用的垃圾。
在職場上尤其如此。有的人文筆好,那就適合做文案、秘書類的工作;有的人思維縝密、做事果斷幹練,適合做領導。如果將二者調換一下,那可能兩位人才隻能一走了之。職場人士能夠取得成功,關鍵是要把自己擺在正確的位置上。
曆史上有很多名人在最初的時候沒有看透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夠做什麼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彎路。其中偉大的文學家歌德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歌德在年輕的時候曾經立下的誌向是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畫家。為此他一直沉溺於那變幻無窮的色彩世界中難以自拔。他付出了10年的艱辛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畫技,但是收效甚微。在他40歲那年,他遊曆了意大利,親眼見到那些真正大師的傑出作品之後,他終於明白,即使自己窮盡畢生的精力恐怕也難以在美術界有所建樹。在痛苦和彷徨中度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放棄繪畫,改攻文學。晚年的歌德在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時,就告誡那些頭腦發熱的青年,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興趣,跟著感覺走。歌德感慨地說:“要發現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的光陰。”
由此可見,人擺錯了位置就跟垃圾一樣,名人尚且如此,何況普通職場人士。所以身在職場,要時刻警醒自己,是否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如果一個人擺錯了位置,說不定從此就毀滅了自己的人生,讓自己走向永遠也無法挽回的地步。隻有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才能成為佼佼者。
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人和他做清潔工的朋友站在樓頂上,這個人看著樓下的美麗風景感慨萬千:“世界真美麗!”然後,他突然問道:“你說如果我現在跳下去,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清潔工說:“不要亂扔垃圾。”
什麼是垃圾?垃圾就是沒有利用價值的物品。當一個人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地點幹著不恰當的事情,那同樣也會成為“垃圾”。
由此可見,隻有在適合你的位置上,你才能幹出一番成績。因此不要盲目地跟著別人跑,關鍵是要從內心認識自我,找到能讓你一展所長的那個職業。這個世界上熱門的話題——流行時尚、搶手職業、最新潮流……到處都是,許多人學會了追熱點,在尋找的時候卻忘記了看自己。有的人可以在這個職業上一展前途,可是他偏偏去做了另外的工作,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站錯了位置,都會一文不值。如果你的才能沒有應用於合適的崗位,生命的價值就不能顯現出來。
這個世界上有的人也許能成為演員,可是他去學法律,因為此時法律正熱,律師正熱。有的人明明可以成為偉大的畫家,可是他卻學習金融,因為這時經濟人才奇缺,各公司在高薪誠聘。很多人明明是技術專家、業務好手,可是非要追求權力位置,因為大家都認為隻有被提拔才意味著被認可……
一般人總是相信,當他們置身於熱門行業、職業話題時,就儼然處於社會光環中心,就會得到權力、地位和財富,實現自我價值。不過等到他們花盡畢生的力氣追求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自己所追求的很多熱門根本就不適合自己,抑或原本隻是一些炫目的泡沫。
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方向。要熱愛自己所做的,做自己喜歡的。也許它現在不能為你帶來什麼,但是將來你一定會有所收獲。前提是你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印度一家電腦軟件公司一度因為市場競爭激烈,效益不好而陷入了瀕臨破產的境地。正在這時,公司的一名電腦程序員開發出了一個新的軟件操作係統,投入市場後大受歡迎,銷售十分火爆,使得公司起死回生,並逐步走上正軌。為了嘉獎這名程序員為公司作出的重大貢獻,總經理建議提升他為部門經理。沒想到這位程序員一口回絕:“我學的是程序設計,不諳於人事和管理,如果你提升我的話,我隻會浪費大家的時間而一事無成。噢,我手頭還有一個程序要做,我可以走了嗎?”說罷,匆匆而去。
人得其所,這是人生的關鍵;物得其用,是實現物品的價值。知人者明,自知者智。正如真理和謬誤隻是一步之遙。每個人在有了知識和技能儲備以後,下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對了位置就是天才,找不對地方就隻能如同垃圾。
2.一技之長讓你發光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代意義上的數理化已經不僅僅是數學、物理和化學了,而是指的某種技能。“家有良田萬頃,不如一技在身”,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站穩腳跟。職場人士擁有一技之長能讓你深得老板喜歡,在工作中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