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忌宿(1)(2 / 3)

眼跳指的是眼睛跳、眼皮跳。自古以來眼睛就被視為神靈精氣彙集之處。《靈樞經·大感論》中雲:“五髒六腑之精氣皆注於目為睛。睛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氣之精為白眼。”因此,俗信認為眼可以傳神,亦可示吉凶之兆。眼皮跳動是禍福將至的神兆。我國漢族廣為流傳著“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左眼跳福,右眼跳禍”或“左眼跳、酒肉到。右眼跳、災禍臨”之類的俗語,並以此來判斷吉凶。民間亦有以陰陽觀解釋眼跳兆示的習俗,即根據性別來判斷左、右眼跳動的兆示性質。一般認為,男性為左眼跳財,右眼跳害,女性則反之。若遇眼跳預兆凶禍時,民間常以席篾、草棍等粘在跳動的眼皮上,以為可以破解凶禍。

母雞叫鳴

母雞司晨又稱做“母雞叫鳴”,民間視其為將有災禍臨門之兆。我國古代就有這種說法。《尚書·牧誓》中雲:“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其意為:雌代雄鳴,家必窮也。至今,民間仍有“母雞司晨家必敗”、“公雞不啼母雞啼,主人不死待何時”的俗諺。《新唐書·長孫皇後傳》雲:“與帝言,或及天下事,辭曰:‘牝雞司晨,家必窮也,可乎?’”這就是牝雞叫鳴家必窮的出處。還有一種說法是母雞司晨現象是女性掌權亂政之兆。民間對母雞報曉的處置方法是將其立即殺掉。俗語雲:“母雞會啼都斬頭”。有些地方還要將雞頭懸掛於竹竿之上或樹上,焚香禳解,以期化凶為夷。

狗哭

狗哭所兆示的俗信內容因地區不同而各異。浙江湖州吳興人以為:聞其哭音會招致火災,安徽人則以為兆示水災。浙江餘姚、湖南等地都以為兆示死亡。上海郊區的俗信是若在村中聞狗哭或主死亡,或主火災。還有一些地區將其作為爭訟、被盜之預兆。

民間又有說法是狗朝天嚎是向天祈糧之兆,是五穀豐登的吉祥之兆。如果朝地下號叫則是不祥之兆,是向地哀悼的兆示,將要死人。這一征兆是可信的,1995年春,延川縣永坪鎮之延長油礦管理局的紅旗溝住著十幾戶人家,有狗朝地狂吠,並用爪刨地,其悲號令人難以入耳,又有豬亂叫,不進圈舍,雞飛不窠,未幾日,山體滑塌,將三四戶人家並豬狗全部壓死,其慘無比。陝北民間一般認為凡狗嚎將有地震、山體塌陷等自然災害出現。民間對豬狗狂嚎、不進圈舍這類現象,除了及時察看山體有無塌陷可能或搬出家院以防地震外,對可能發生不祥的破解之法是若聞其哭音後,便頓足痛罵一句“斷命的狗”,就會破降晦氣。

鳥屎落身不吉

人出門以後,如果有鳥屎落在身上,就會被認為是一種不祥之兆,尤其是在正月初一或者是新年後的第一次出門就遇到鳥屎落身的事情,更是大忌。

夢掉牙不吉

民間流傳人如果夢見掉牙,就是歿老人的先兆。

噴嚏忌

古人一般認為打噴嚏是有人念叨的兆示,但也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有他人利用法術咒罵自己,自己將有不祥的事情發生。一說是被人思念。《詩經·終風》雲:“寤言不寐,願言則嚏。”《毛詩箋》釋其為:“今俗人嚏則曰人道我,此古之遺語。”如果相信是被人思念,就應當推測思念之人是誰,若相信是被人咒罵,便覺得是一種敗興而感到不安,故而,古人也就忌諱對著別人打噴嚏。《禮記·內則》雲:“在父母姑舅之所……不敢噦噫,嚏咳。”亦忌別人對著自己打噴嚏,認為會把不祥傳給自己。古人又將打噴嚏解釋為主病患之兆。《帝京景物略》載:明代漢族元旦五鼓時,若睡於床上打噴嚏,須立即起來,否則生病。一旦打噴嚏,須采取補救措施,以禳鎮而求得平安。《燕北錄》:“戎主太後噴嚏,近侍臣僚齊聲呼‘治夔離’,猶漢人呼‘萬歲’也。”至今,北方地區仍沿襲此禁忌,尤其忌大年初一在被窩裏打噴嚏,以為這是一年內將要患病的預兆。故而,河南林縣一帶便產生了在除夕之時,大人要叮囑小孩,於五更睡醒後要迅速下炕(床),踩在地上後再打噴嚏的習俗,此俗以為,這樣就可以沒有顧忌了。如果在平日遇有小孩打噴嚏,民間有一禳法,就是大人要對小孩說一句“一百歲”的吉祥話,以祈吉利。陝北民間的說法則是“夠百歲”,也就是說能活到一百歲。後來有人將此衍化為一種逗樂語,其雲:“狗百歲,比驢駒大三歲”。狗是“夠”的諧音,其義還是“夠百歲”,陝北民間又認為驢的壽長,民間有“驢萬年”的說法,比驢駒都大三歲的話,說明孩子是可以長命百歲的。

耳熱

耳熱也稱做“耳根熱”。耳主聽覺,俗信以為耳是人體通神之竅,故耳有靈性,耳熱便是神兆的一種。唐代民間認為:眼跳、耳熱都是不幸將臨之兆,至今一些漢族地區仍將耳熱發燒視做是被人咒罵所致的現象。台灣民間則有以不同時辰的耳熱來判斷所兆示的內容的習俗。認為,巳時左耳發熱主破財,右耳發熱主不明;戌時左耳發熱主爭訟,右耳發熱主口舌;亥時左耳主是非,右耳主爭訟。在其他時辰裏耳朵發熱則主平安或主喜慶吉祥。

臉跳

民間俗信認為:午時、辰時、巳時,右臉跳動則主凶;亥時,左臉跳動主破財;其他時辰臉跳時,可能有升官發財的機會,或者可能遇到貴人。

宰殺禁忌

民間在宰殺牲畜時,最忌諱的是一刀殺不死,俗以為是一種不祥之兆,預示著日後養豬不順,人丁不旺。開膛時不能將牲畜拴在正對神位方向的地方,以免得罪神靈。宰殺後忌諱刀尖朝著主人門口方向擱置,否則,認為會有凶事發生。另外有亥日不殺豬、未日不殺羊、酉日不殺雞、醜日不殺牛、戌日不殺狗的禁忌。

買豬忌日

舊時的民間傳有“豬相圖”,據此圖所載:“耳日”、“尾日”為買豬的吉日,因有“耳尾風吹長”的說法,所以在此兩日買的豬,最宜於生長、繁殖。“口日”、“舌日”買豬不利,因有“口舌必遭亡”的說法,所以於此兩日買的豬會有災難。買豬多選雙日,吉慶日,一定要避單日。

賣豬不到家

舊時忌賣豬人送豬到買家。若送豬上門,賣豬人會被人恥笑為“嫁女送親”,買主會被認為有令自家破財之虞。

忌買破頭豬

所謂破頭豬是指黑豬頭上有一線白毛,或白豬頭上有一線黑毛。俗信認為,這樣的豬難養,活不長,故而忌買。還有忌買“戴孝豬”的習俗,戴孝豬就是黑豬白頭或白尾,或是黑豬四蹄皆白。還有忌買長嘴豬、尖嘴豬以及頭上生“旋”的豬的習俗。

入門忌

陝北舊時習慣是到人家去辦事或串門,是不準敲門的,因為門上有門神,禁忌敲門是恐驚了門神,一般是進得院子後,輕聲咳嗽幾聲,主人在家時則開門相迎,或是詢問有人在家嗎?天黑以後,如果沒有上燈,說明主人已睡,就不打攪了。如果借了人家的桶擔,在使用後歸還時,必須將桶擔放在外麵,一樣一樣拿進去,不準挑著桶擔進家,此俗是為了避“挑擔”之嫌,因為陝北民間將“連襟”稱做“挑擔”,故而忌之。

晦日忌

晦日是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我國古人對晦日的禁忌事項也很多,主要包括:晦日不出兵;晦日忌唱歌;晦日忌行房等。俗傳,灶神除了在臘月二十三要上天向玉皇大帝作一次全年彙報外,每月晦日之夜也要上天去告發人間眾生之罪狀,故而,晦日無月,一片漆黑,就是上天對人間過失的告誡和懲罰。是日,人必須靜思己過,安守本分。若有人歌唱,司掌壽命之神就會減去歌唱者的壽數;若行房事,則是褻瀆天意,必遭處罰。還有晦日不治事之俗。《魏書·爾朱彥伯傳》:“……又此年正月晦日,令,仆並不上省。”《新唐書·宋申錫傳》:“時地二月晦,群司皆休。”俗信,是日治事,必遭惡報。另外,晦日也有異常現象出現。

婦女禁忌

自古以來,就將婦女視為不潔之人或不吉之人。故而,我國古代所設性別禁忌主要是對婦女的禁製,古代典籍中多有記載。《周禮》規定:“婦人不立乘。”《左傳·□梁傳》雲:“婦人之義,保母不在,宵不下堂。”《商君書》雲“令軍市無有女子”以及《列女傳》中所記,婦女必須守節。我國普遍流行的婦女禁忌有:禁忌婦女拋頭露麵,禁止婦女參加祭祀,觸摸祭品、祭器以及參加重要的社交活動;男人在狩獵、捕魚、生產等時期忌與妻子同房,甚至忌女人靠近,忌婦女坐踩,跨越男人漁、獵、生產用具及生活用品;男人忌從懸掛著的女人裙、褲下經過等。又有對不同階段婦女的禁忌,如,月經期婦女忌,新婦忌,叔嫂忌,翁媳忌,孕婦忌,產婦忌,再婚婦女忌,寡婦忌,非正常死亡婦女忌以及歲時節日婦女忌,等等。

對婦女禁製的原因,人類學家所持觀點有經濟說、戰爭說、宗教說。民間歧視、厭忌婦女心理等原因,一說是“血恐怖”這一原始心理的原因,認為產血、經血是招邪之物,故而視婦女為不祥之人,又認為產血、經血是排出體外的汙濁之物,故而又視婦女為不潔之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雲:“女人入月,惡液腥穢,故君子遠之,為其不潔,能損陽生病也。”《列女傳·趙津女娟》中雲:(趙簡子)將使人祝祓,以為夫人。即趙簡子娶妻之前先請巫舉行除去邪祟的祝禱和祓除儀式。《中華全國風俗誌》記述山東之俗雲:“新人出彩輿,必從馬鞍過,以作壓勝之潄。”“兩新人既入洞房,仆人即用新磚,裱以紅紙,置大門上。”用以驅除女方所帶來的不利於男族圖騰的崇拜有關,且“此俗不唯省垣有之,蓋風行齊魯間焉”。

忌婦女跨越男子用物

這一禁忌屬於我國民俗中的性別禁忌,禁止婦女坐、踩或跨越過男子的一切用品。俗信認為,如果違反了這些禁忌,就會破財倒黴。這些禁忌不僅漢族有之,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如赫哲族、苗族、白族、高山族等都有這類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