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九曲(3)(2 / 3)

陝北說書因古代的交通不便,在陝北形成以後隻流行到了與陝北接壤的蒙地一帶,被蒙古民族接受後形成了具有他們自己獨特風格的曲藝形式,即蒙語說書。此後再沒有擴大區域範圍,所以,說書形式僅此兩種而已。

在眾多的傳說中,陝北說書都與而今的橫山縣有關,而且橫山縣在曆史上又多出書匠,出好書匠。諸如,著名的陝北說書大師,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的韓啟祥,以及他的弟子——陝北說書大師張俊功等人,均是橫山人。因此,人們也就認為,橫山是陝北說書的發祥地。

陝北說書在橫山形成並流行開來,一直傳到延安北部和榆林全境,已經成為陝北民間乃至全國的重要曲藝形式之一。

陝北說書這一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於延安北部和榆林地區。陝北說書因其伴奏樂器的不同,又分為以三弦伴奏為主的“三弦說書”和以琵琶伴奏為主的“琵琶說書”兩種。除了琵琶和三弦是主要伴奏樂器外,另外還有幾種伴奏樂器。綁在腿上的叫“甩板”,也稱“檀板”,是依節拍而甩打的;手上綁的叫“螞蚱板”;桌上放的叫“水鑔”、“醒木”,也叫“醒堂木”。演唱方式一般是坐唱、自彈、自敲、自打、自唱。曲調大都是陝北民間小調。常用的唱腔有:九腔十八調。九腔是指胡胡腔、哈哈腔、梆子腔、影腔、咳咳腔、十三咳腔、迷子腔、二窩子腔、佛腔。十八調是指下盤棋、媽媽糊塗、茉莉花、小放牛、鋪地錦、叫四更、寡婦上墳、鴛鴦扣、姑娘、跑關東、打牙牌、紗金扇、茨山、放風箏、遊寺、思凡、光棍哭妻、小上墳。又有慢句、快句、平調、哭腔、女腔、怒腔、憂腔、對句、武句等,用以表現不同角色、感情色彩和故事情節。從這些唱腔來看,有的是來源於戲劇曲牌,如哈哈腔、小上墳、咳咳腔等。有的是借用其他藝術門類的聲腔,如:跑關東、茉莉花等。有的是陝北民歌,如光棍哭妻、寡婦上墳、媽媽糊塗等。另外,陝北說書還吸收了陝北嗩呐曲牌、道教音樂等。嗩呐曲牌如鋪地錦,它既是嗩呐曲牌,也是戲曲曲牌。道教音樂如遊寺、思凡等。陝北說書的傳統曲目一般以曆史故事居多。如《五女興唐傳》、《呼延慶打擂》、《瓦崗寨》、《薛仁貴征東》、《薛仁貴征西》、《羅成掃北》、《綠牡丹》等。

陝北說書因其目的不同,又被分為“平安書”、“還願書”、“廟會書”、“安鎮祓除書”等。無論以何種目的出現,說書的稿本都差不多,所不同的就是“請神”。請神要看書匠的神學水平如何,高者可點起很多神名,低者僅點幾位神名。另外還要以禮儀來決定所請之神。一般來說,書匠可以點一些神名,但並不知道所請各位神靈的神職功能,所以點請很多。說平安書大都用一些吉祥的話本,如《五女興唐傳》就是代表話本。它既體現了男女之情,又有大團圓的結局。如果是“安鎮祓除”的目的,大都說《封神演義》。有薑子牙這位斬將封神的神仙出現在書場上,還有什麼鬼邪敢不退避三舍?廟會書大都是一些歌功頌德的內容,如《薛仁貴征東》等。

陝北說書一般要說三天三夜。說完以後還要舉行“送神”儀式。請神、送神都在天地神位前舉行。由此可見,陝北說書既有娛人的成分,又有娛神的成分。

當陝北成為革命根據地後,在毛澤東主席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指引下,陝北著名說書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韓起祥於一九四四年開始編說新書,著名作品有《劉巧團圓》、《王丕勤走南路》(亦稱《翻身記》)、《王貴李香香》等,開創了陝北說書新書的新紀元,具有裏程碑的改良意義。陝北說書從一九五八年開始有了小樂隊伴奏,演唱形式也有了集體清唱、化妝表演等形式,使得陝北說書不僅有了聽覺享受,而且有了藝術觀賞價值。在這一改良的影響下,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話本不斷出現,並且逐漸占據了陝北說書的主流地位,說舊書的書匠卻少了。

陝北說書套路

陝北說書套路很多,有些精彩的套路已成為陝北民間口頭傳唱的段子,很有文學修養和民間文化的意味。今就人們耳熟能詳的套路段子摘編一些供讀者賞析。

開篇詞

開篇詞在陝北說書中有很多內容,有以謎語為開篇者,有以勸世為開篇的,有以概述曆史為開篇的。引幾則於下:

以彈唱請聽為開篇者:

彈起三弦定個音,

各位鄉親聽我明。

世事從來亂紛紛,

單表明朝事一宗。

以謎語為開篇者:

一物生來生得怪,

四爪長在腦瓜蓋。

肋肢長在肚皮外,

腸腸肚肚露出來。(琵琶)

幾句閑言說罷後。

開本本說《精忠傳》。

以時令感慨為開篇者:

暑退秋風覺夜長,

蟬聲不住送秋涼。

山川滿月黃花綻,

雁走南路思故鄉。

世事原來有炎涼,

開本我要論古今。

以感古慨今為開篇者:

今是今來古是古,

一朝天子一朝臣。

個個朝中有忠臣,

個個朝中有奸佞。

說一本奸臣害忠良,

勸勸世人要忠誠。

以忠奸對比為開篇者:

山前麋鹿山後狼,

狼麋結拜在山岡。

豺狼有難麋鹿救,

麋鹿有難狼躲藏。

箭射烏鴉騰空起,

雕翎落在狼身上。

為人若把良心壞,

狼心狗肺不久長。

忠良自有忠良福,

惡人自有惡來報。

不是不報時不到,

時辰到了一齊報。

《紅馬烈鬃》一本書,

因果報應顯世公。

以時運轉換為開篇者:

窮無苗來富無根,

嫌貧愛富心不正。

為人不要把人欺量,

死水還有那三尺浪。

富的不能長久富,

貧窮不會常受窮。

隻要埋頭下工夫,

時來運轉能飛騰。

呂蒙正曾有失運時,

他到山門趕過齋。

朱買臣失進運未來,

他在深山打過柴。

薑太公背運操過刀,

朝歌城裏當屠夫。

劉備失時賣草鞋,

桃園結義天下分。

都是貴人遭磨難,

時來運轉前程顯。

閑言碎語說過後,

薑子牙封神說一段。

以概括曆史為開篇者:

周有三十六王子,

漢有一十單八輩,

唐有二十四帝君,

宋有九朝八弟兄。

上有三皇治世事,

下有五帝為人君。

一朝天子一朝臣,

各朝各代有忠臣。

四百文,四百武,

文武八百列國封。

文官搪筆安天下,

武官提刀定太平。

前朝古代說不盡,

單表明朝事一宗。

又如:

前三皇後五帝治世攘亂,

堯舜禹湯坐天下國泰民安。

殷紂王無道君寵信妲己,

直逼得黃飛虎反出五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