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告祖文”的格式是: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省××縣××鄉××村××廟××土地社下,不孝男×××、媳×××率×××合家人等,謹以佳肴美酒之儀,泣奠於
××堂上曆代先人之堂前而泣曰:
××大人不幸亡故!××生於×年×月×日×時,歿於×年×月×日×時,終年×歲。
嗚呼痛哉!(寫亡者死的情節……)好不痛心。
嗚呼!××大人丟下一切……急赴黃泉路,所有後人跪奠於××堂前,告祖宗指引亡程,一路滔滔無阻隔,留一魂一魄依次坐神台。
伏維
尚饗
祭文中有用“謹以香楮之儀”,有用“謹以三牲之儀”者,這些用詞既是一種文辭,又表示祭奠之儀的薄厚,應視具體情況而用之。
下麵錄幾種常用的祭文供參考。
一、男喪祭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三牲不腆之儀致祭於大德望公××老大人之靈前曰:
嗚呼!天之生人兮,厥賦維同,良之秉分兮,獨厚我公。雍容足戒兮,德望何崇,優遊自適兮,攸爾潛宗,悵望不見兮,杳杳音容,隻雞鬥酒兮,儀愧不豐,冀公陡降兮,俯我微哀。
伏維
尚饗
二、女喪祭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等謹以清酌庶饈之儀致祭於大淑德×母太夫人之靈前曰:
夫人之德,百世流芳;夫人之譽,千村頌揚;早為人婦,相夫有光;及為人母,教子有方;待人以慈,內外皆康,持家以儉,巨細鹹藏。豈期大數,遽夢黃粱,幽明永隔,實為可傷。忝叨眷屬,聞耗彷徨,爰具牲禮,奠敬於堂,仰祭靈貺,是品是嚐。
伏維
尚饗
三、祭祖父文
維
公元×年×月×日,乃吾祖父安厝之前夕,不孝孫×××等率全家大小,虔具清酌庶饈之奠,致祭於
先祖父××老大人之靈前而哀泣曰:
祖父夢入華胥,年逾古稀。奔波勞碌,終生耕耘,風雨無阻,不畏艱辛。勤儉持家,生活平穩。教育吾輩,身體力行。祖父之德,光彩照人,老當益壯,宜壽長春。無奈不測,急病纏身。一臥不起,參苓難進。
嗚呼祖父,百喊不聞。肝腸痛斷,血淚沾巾,哀號祭奠,悲痛難陳。祈禱天地,虔祈英靈。保我後代,佑吾兒孫。諸事亨通,家業振興。五穀豐登,六畜旺盛,天長地久,福祿永存。黃泉有覺,常來顯靈。今備牲醴,以表哀情,來品來嚐,九泉英靈。嗚呼哀哉。
伏維
尚饗
四、祭祖母文
維
公元×年×月×日,乃吾祖母仙逝安厝之前夕,不孝孫×××率全家人等,虔具清酌時饈致祭於
先祖母××老孺人之靈前而哀泣曰:
天蒼蒼,地茫茫,我哭祖母別家堂,千呼萬喚不聞應,捶胸頓足淚汪汪。憶往昔,我孤苦伶仃失爹娘,饑寒交加,艱難成長。祖母苦心,含淚撫養。相依為命,甘苦共嚐。形影相隨,寒暑相望。教我耕耘,訓我麻桑。導我識字,育我詞章。教孫正直為人,勤勞儉樸當家。恩深似海,情長昊天,祖母深情永難忘。今我既長,配偶成雙,雲開日出,初見陽光。稚子樸懷,天倫剛享。敬奉餘年,晨昏周詳。唯願祖母,萬壽無疆,無奈皇天降不祜,祖母染疾臥床榻。氣息奄奄,急歸帝鄉。喊天無應,哭地不響。祖母、祖母,你去何早,走何急,勞苦一生,晚福未享。我犢情未報,無限悲傷。號泣祭奠,難訴衷腸!願祖母九泉有靈,佑我家業振興,天長地久,福祿齊芳。願祖母赴瑤池,名列仙班。陳薄饈,來品來嚐。
祖母,敬請安息,
嗚呼哀哉!
五、祭父母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孝子×××、×××等,謹以清酌時饈,致祭於顯考××府君(母稱顯妣某大夫人)之靈前曰:
父秉性(母懿德)孝友德全。生我育我,訓誨淵源。我期父(母)壽,億萬斯年。胡為一疾,館(寢)舍遽捐。使我兒輩,腸斷流連。呼天辟踴,風木淒然。音容何適,杳隔黃泉。四顧彷徨,如狂如顛。撫膺呼號,欲見無緣。幽明永訣,窀穸寒煙。猿鶩鶴淚,蓑草芊芊。天長地久,抱恨綿綿。父(母)其有靈,鑒此清筵。
嗚呼哀哉
伏服
尚饗
六、祭父文
維
公元×年×月×日,乃吾父安厝之前夕,不孝男×××,不孝女×××等率全家大小,謹以清酌時饈致奠於顯考××府君之靈前而哭曰:
嗚呼!痛維吾父,年僅六旬,偶染微恙,一病身亡。嗟餘不孝,禍延嚴君。號天泣血,淚灑沾塵。哭吾父,畢生艱辛,出身微寒,世代清貧。勤耕苦耘,艱苦創業,儉樸忠信。處世有道,克己恭人。和睦鄰裏,敬重鄉親。養育吾輩,愛護如珍。撫養教誨,苦口婆心。教吾書耕,嚴格認真。教吾處世,身體力行。如斯人德,宜壽長春。侍奉敬養,頤涵天倫。胡天棄我,奪吾父身。魂遊冥府,哭喊不應。瞻望不及,音容莫親,天昏地暗,黯然傷神。哭斷肝腸,情何以伸。養育之恩,吾向何陳,茲當祭奠,聊表孝心。化痛為忠,化悲為誠,化哀為儉,化傷為勤。繼承遺誌,耀祖光宗,先父有靈,佑我兒孫。百業興旺,萬事亨通。財福齊至,家聲永掁。先父有覺,來品來嚐。
嗚呼哀哉!
伏服
尚饗。
七、祭母文
維
公元×年×月×日,乃吾母安厝之前夕,不孝男×××,不孝女×××等全家人等,虔具素酒牲禮之奠,致奠於先慈之靈前,吊之以文曰:
天黑地沉,風驟雨冷,生死永訣,黯然傷神。不幸吾母,神赴瑤城。魂迷山嶺,淚哭無應。憶思吾母,賢淑一生,善良處世,克儉克勤。奉侍翁姑,恭敬孝順。妯娌共處,相愛相親。迨生吾輩,苦育成人。籌謀婿娶,萬苦千辛。職盡內助,居賤食貧。勞勞碌碌,以度長春。具斯淑德,宜壽百旬。菽水承歡,略報深恩。胡天不祜,疾患侵身。哀哀兒女,求醫拜診。無奈神謁,參苓無應。哭天喊地,難留母存。南柯一夢,胡天負人。今來祭奠,薄酒微忱,黃錢數束,靈堂一棟,寶馬一匹,箱架兩籠,錦衣數匝,玉食千盅,願母品嚐,九泉無凶。佑我兒孫,護我家龕,千秋萬代,人旺業興。
嗚呼哀哉
伏維
尚饗
八、祭嶽父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子婿××謹以清酌庶饈致祭於
嶽父大人之靈前曰:
吾翁清操,濁世不汙,踐仁蹈義,虛名不鶩。義方教子,有庭可趨。貽厥孫謀,有勁可鋤。乂忝半子,正樂扶持,豈期一日,遽爾長逝,永辭塵世,石寶安居。感念私恩,拜奠欷歔,翁其有靈,鑒此淆沽。哀哉!
伏維
尚饗
九、祭嶽母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子婿××謹以清酒時饈致祭於嶽母大人之靈前曰:
嗚呼,唯我嶽母,夙著賢良。溫恭淑慎,貞靜端莊。七誠足式,四德鹹藏。何期萱萎,息爾姿莊。乂忝半子,情實悲傷。靈轎將駕,素兆飄揚,滂流涕泗,碎裂肝腸。望靈祭奠,來品來嚐。哀哉!
伏維
尚饗
十、男喪祭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某某等謹以剛鬣牲禮之儀,致祭於×公××先生之靈前曰:
嗟呼,天之生人,厥賦維同,良之秉彝,獨厚我公。雍容足式,德望何崇。優遊自適,倏爾潛蹤。悵望不見,杳杳音容。隻雞鬥酒,儀愧不豐。冀公陟降,鑒我微哀。
伏維
尚饗
十一、女喪祭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某某等謹以清酌庶饈,致祭於某母某太夫人之靈前曰:
嗟呼,夫人之德,垂赫流芳,夫人之譽,彤管休揚。早為人婦,相夫有光。及為人母,教子有方。待人以慈,內外有康。持家以儉,巨細鹹藏。豈期大數,遽夢黃粱。幽冥永隔,實為可傷。忝叨眷屬,聞訃彷徨。爰具牲禮,奠祭於堂。仰祈靈貺,來品來嚐。
伏維
尚饗
十二、男女通用祭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謹以三牲不腆之儀致祭於××之靈前曰:
嗚呼,乂競溘然長逝耶,登汝堂不聞其聲,入君室不見其人。值此情際,能勿黯然傷神,愴然心痛也哉。回憶××之生平,嚴以持身,儉以理家,忠厚處世,平和待人。方期永厚遐齡,吉人天相,詎料一疾不起,膏肓為患,×亦可以含笑於九泉矣。×聊備微儀,以伸微忱。靈其有知,冀來品嚐。
伏服
尚饗
十三、發引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不孝男××兄弟等謹以三牲不腆之儀致祭於
故顯考(妣)××老大人(孺人)之靈前曰:嗚呼昨日何日兮,靈棺尚奠於中堂。今日何日兮,靈柩將駕於道旁,安厝於×山之陽。輛車既舉兮,對幾筵而增傷。幽明各途兮,父(母)子欲見無方。痛音容永隔兮,淚汪汪痛斷肝腸,恨×等之不孝兮,聊備酒漿馨香,我父(母)有知兮,冀來品嚐。
伏維
尚饗
敬挽 挽聯
挽聯是哀悼死者的專用對聯,在治喪和祭祀時使用。挽聯的特點是“情動於衷而形於言”。
挽聯用兩幅長條素色紙或白布寫成,分上下兩聯。挽聯的書寫格式與普通對聯有所不同,如一些題詞聯的格式,上聯寫有頭銜和喪祭,下聯有署名和喪祭。如:
××伯父大人千古
憶昔年萬事有當頭那個不言猶子易
歎今日百般經過手這樣方知諸父難
侄×××敬挽
挽聯曆史悠久,以時代劃分可分為傳統挽聯和現代挽聯兩種。傳統挽聯中又分為喪家自挽聯和他人的哀挽聯兩大類。自挽聯是喪家在辦理自家親人喪事時使用,包括門聯和靈前聯,一般貼於大門兩側和門楣以及靈堂之內,用白紙黑字或藍紙白字書寫而成。不寫頭銜,不署名。哀挽聯是除了自家親人以外的一切人哀挽死者的挽聯。傳統挽聯格外講究聯上用語,一般用文言詞語,重辭藻,多典故,這是傳統挽聯的顯著特點。而現代挽聯在用語方麵則是通俗易懂,口語化是其顯著特點。現代挽聯是現代人在現代語言的基礎上結合傳統挽聯的屬性發展起來的楹聯文化,一般便於人們理解和使用。現今哀挽的特點是,傳統與現代並用,所以,錄幾幅傳統哀挽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