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田家仆為國籌餉(2 / 3)

鄒氏背後對何氏說道:"我與你一個有才,一個有貌,總不及他才貌兼全,況且才貌兩樁,又都在你我之上。這等的佳人,尚且落在村夫之手,我們兩個一發是該當的了。"何氏道:"正是。"吳氏道:"我們三個不約而同,都陷在此處,雖是孽障,也有夙緣。不但該同病相憐,還要同舟共濟才是。等得唐郎到家,他送我回去的時節,待我說與唐郎知道,或者連你二位,也弄得上去,不致久沉地獄,也不可知。"鄒何二小姐道:"若得如此,感恩不盡。今宵又作同心會,禪床上再添一被。竟把普天下的奇冤,湊作一堆。"說分兩頭。卻說田義,自從離了主人,別了兄弟,押著銀鞘前往邊疆處所,犒勞窮兵。一日催促人夫上進,路途之中,說道:"這西北路上響馬最多,這銀子不比別樣東西,時時要防盜賊。俗語道得好,耽遲不耽錯。寧可早宿晏行,多走幾個日子。故此來了幾月,才趕得一半程途。哎!我一路行走,隻見有報警的南來,不見有解糧的北走。那邊庭的虛實,不問可知了。須要急急的催趲人夫,趕去才是。正是:軍前兵將歎絕糧,途中行人恨路長。來到此間,乃是打中夥的所在。大家買些酒飯吃飽了再走。店主人在麼?"店小二聽得呼喚,即忙出來道:"原來是解邊餉的,請問長官,還是用酒,還是用飯?"田義道:"酒飯都要快些取來。"小二對眾人夫說道:"你們另有下房,到裏麵去坐。"隻見兩個邊軍,一個背了黃袱,一個插了令旗,一同馳馬而來。一個說:"背封告急,報邊城喪。"一個說:"趲軍糧,我這裏力盡筋疲,舌敝唇焦,並不見些兒餉。我們一路行來,人也倦了,馬也饑了。有個酒飯店在此,和你打個中夥再走。"二人一同下了馬,走入店中,解下令旗包袱,同田義三人見了禮,一同坐下,小二送了酒飯,三人一座飯食。田義問道:"請問二位,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奉的甚麼公差,去甚麼公幹?"這個說道:"咱是巡邊禦史的差官,齎表進京的。這一位是同衙的朋友,差往各路催軍餉的。"田義道:"既從邊上來,自然知道軍情虛實,不知近日官兵打仗,勝敗如何,請見教一番。"差官道:"邊庭虛實,官兵情狀說來易使張皇。那女兵雌寇比男軍十倍囂張。"田義道:"這等說來。竟是女寇了。難道這些官兵就敵他不過。"差官道:"南邊寇定,北寇勢雄。俺這裏的兵將,俱將來折盡。"田義道:"既然如此,足下所資的文表,想來就是告急的麼。"差官道:"正是。不能夠從容細說流民狀,隻好在馬上封題急就章。所悲的是喪亂,所求的是安壤。念軍民都把雲霓望,怎能乞得天兵早降。"田義又對這個差官問道:"足下一路催糧,可曾有幾處解去麼?"這個差官搖頭道:"那些官兒也沒奈何,隻得吞聲無措,皺眉相向。這文牒盡是空的,隻有這個民間虛實,何須更說封疆。"田義道:"這等說,請問邊上的米價,貴賤何如?若有銀子給與邊軍,他還買得出麼。"差官搖頭道:"錢如灰土,米似黃金。就解了銀錢去,也難充饑。"田義背地暗想道:"萬一這些銀子,解到那邊濟不得軍需,卻怎麼處。"轉身又問道:"還要借問一聲,譬如有銀子的人,在這裏買了糧米,載到邊上去賣,可有些利息麼。"差官道:"多便不許,三倍利息,是拿的穩的。"二差官說道:"咱們有軍務事,比不得他們,先起身去罷。叫店家快來拿錢。店小二走過來,我清了賬。"兩個差官別了田義,一同上馬去了。田義道:"照他講來,邊上的米價是極貴的了。我十萬銀子,竟該換買糧米載去。隻是一件,這批文上麵寫的是餉銀,不是糧米,萬一邊上的官府,見與批文不合,不肯收起來,卻怎麼處。"想了一想道:"不妨,就是他不收,要變做銀子也容易,賣與邊上的百姓還多出兩倍利銀,又與朝廷做得許多事業。這有益無損的事,為甚麼不做。我如今趲行前去,到了米賤的地方,竟買了裝載前去就是。主意已定。店家走來,店小二將內外的酒飯錢,一一找清。田義催趲人夫,抬了餉鞘,自己上馬而去。

話分兩頭。卻說唐經略奉旨征南,已經報捷。朝廷又遣他北征,不日就回往家中。經過唐家,一個老院說道:"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行到水窮時,依然山色現,我家老爺自從奉了聖旨,往邊疆赴任,殺敗男軍,建了許多功業。正想內召回京,不料北方界上,又有女寇侵擾,朝廷加了品級,又命他經略北邊。今日便道還家,好生得意。隻是一件,他心上最愛的,是那兩房姬妾,一個被夫人逼死,一個賣與田家。此番回來,不但夫人受氣,連我這知情的管家,隻怕也難逃罪譴。還虧我預先識竅,瞞了夫人,密密的寫了個稟帖,寄與老爺,辨明了心跡。或者自首免罪,也不可知。我如今不等到家來,在這驛前等候,少刻上船,定有一番問答。趁夫人不在麵前,好講他些不是。一來卸幹係,二來獻殷勤。有理有理。"且說田北平,自從娶了吳氏,吳氏要死,他再三求個生路,吳氏說等唐老爺回來,送他回去,除此再無別路。故此終日打聽唐老爺消息。聽得唐老爺便道回家,猶如得了恩赦,連忙備了十兩銀子,去尋唐家老院,直尋到驛前。老院見了田北平,便道:"你是田大爺為何也到這裏來?新夫人好麼。"北平道:"不要說起,今日此來,正是送還原物。要你做個通事的人。"老院道:"為甚麼緣故?"北平道:"說起話長,少刻同你細講。聞得唐老爺將到,我急急走來尋你,說你到驛前來了,隻得又趕到這邊。少刻送他上門,全要仗你幫襯。隻要收得進去,就是一樁好事了。有十兩銀子在此,你權且收下。等收了之後,還有重重的謝儀。"老院道:"多謝。隻是一件,老爺到家之後,你送他進來,少不得他說一句,夫人也說一句,老爺又是懼內的,未必肯依他講話。不如叫一隻小船,先送到驛前。等候老爺的座船一到,就跳將過去。隻有他講話,沒有別人應嘴。這個原告,就要讓他做了,何等不妙。"北平大喜道:"既然如此,妙絕妙絕,你在此等候,我就去接了他來。快走快走。"一直回家去了。老院笑道:"妙妙妙。又得了別人的錢,又討了家主的好。這件便宜事,是落得做的。我且在驛裏坐一會,等他的小船來,一同接上大船去便了。"不一時,隻見北平接了吳氏,坐在小船裏麵,撐駕到驛上來了。老院公也上了船,對北平道:"我和你慢慢接上前去,免得在此坐等。"北平道:"這個極妙。"行不上數裏,隻見一班官船,吹吹打打,順流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