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相依、綠水相擁的桃花江岸邊,遠遠近近的水車,高高低低地聳立在鄉野之間,悠悠地轉著,從霞晨轉到月夕,從黑夜轉到白晝,把一方鄉土風物,從容不迫地演繹得淋漓盡致;那咿咿呀呀的聲音,猶如一曲鄉野小調,唱徹千古風月。清粼粼的河水,被綁在水車上的一圈翠綠色的竹筒盛著,緩緩地提上岸來,如斟茶倒酒一般,瀉入一條“丁”字型的木槽裏麵,盈盈地流進田園,去澆灌那些幹旱的土地,養育那些饑渴的生命。
水車是鄉野間最具魅力的風景,是古代農耕文明最具智慧的創造,是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在寧夏靈武市的黃河岸邊,就建有世界水車博覽園,占地二千一百餘畝,各種水車應有盡有,蔚為壯觀。水車相傳為漢代畢嵐所造,三國時經孔明改進完善,在蜀國推廣應用;到隋、唐時已在各地廣泛用於農業灌溉,至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了。據《宋史?河渠誌五》記載:“地高則用水車汲水,灌溉甚便。”清代錢泳也在《履園叢話》中說:“大江以南灌田之法,俱用水車,其來已久。”
桃花江岸邊的水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筒車,因其上麵綁著汲水的竹筒而得名,有的地方也叫天車。此類水車是固定在河岸邊的,車的大小根據河岸的高低而定,由一根主軸支撐著若幹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每根輻條的頂端都用橫木條相聯,形成一個圓圈,樣子有點像放大了的古代的車輪;再在圓圈上裝上若幹水板,綁上若幹有一定斜度的竹筒。河水流來,衝動水板,使水車不停地旋轉,而上麵的竹筒在河裏灌滿水後,隨著水車的轉動慢慢提上岸來,至一定高度其斜口便自動將水瀉出,倒入下麵一條橫著的木槽裏,再通過一條與之相聯的直槽流入田裏灌溉。
另一類直接稱水車,也有地方叫翻車、龍骨車或孔明車。此類水車可以移動,分為大小兩種,大的用腳踩,小的用手搖。其製作方法大同小異,在《魏略》一書中有詳細記載,與今幾乎相同。車身用木板作一長槽,長度一般為兩丈左右,寬則四至七寸不等,高約一尺;在長槽中夾有用龍骨尾首銜接的行道板一條,板寬與長槽的內寬相等,板高半尺左右:龍骨比槽兩端各長尺餘,用來安置大小兩個輪軸,小輪軸置於水麵,大輪軸置於岸上,在軸木的兩邊各裝上兩組四根柄狀拐木,拐木末端安上弧形踏板,隻要人上身靠在一個架子的橫木上,雙腳如走路一般踩動踏板,由踏板連著的拐木帶動輪軸轉動,軸輪上的木齒再帶動龍骨使行道板轉動,將水刮人長槽提上岸來。如田地與水源相距較遠,則可利用幾架水車前後相銜,車與車之間以一個蓄水的小池子為聯係,如此環環相扣,提水上岸。大水車一般是兩至四人踩車提水,頭頂烈日,腳踩踏板,步子不能停,也不能慢,一天下來,腳板都會磨起血泡,挺辛苦的。也許是為了排除勞累,或是化解寂寞,車水的農夫常會扯起喉嚨,唱上一曲民歌,或是吼上幾句胡呐喊,熱氣騰騰的鄉野,便回蕩著他們雄性十足的聲音。小水車是兩人分站兩邊,各拿一個木拐驅動車水。小時候,我們常把它扛到塘邊,車幹塘水捉魚,搞得滿身是泥,玩得不亦樂乎。
“轉動大法輪,救汝旱歲苦。”南宋詩人張孝祥在其詩中不僅對水車大加讚賞,並由此聯想到了佛教的法器及其教義。這也使我想起了一個水車與禪的故事,說是無相禪師一次路遇一個看水車的農夫,農夫對他說:“禪師,如果有一天我看破了紅塵,也一定跟你一樣出家修行。”禪師含笑問道:“那你什麼時候會看破紅塵呢?”
農夫答道:“我們這一帶就數我最了解水車了,若找到一個能接替我照顧水車的人,屆時沒有責任牽絆,我就可以看破紅塵出家了。”禪師道:“你最了解水車,請你告訴我,如果水車全部浸在水裏,或完全脫離水麵會怎麼樣呢?”農夫回答:“水車全部浸在水裏,不但無法轉動,甚至會被水流衝走,完全離開水麵又車不上水來。”
禪師笑道:“這就對了!水車與水流的關係,就是個人與世間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完全人世,縱身江湖,難免被五欲紅塵的潮流衝走;假如純然出世,自命清高,則人生必是飄浮無根,空轉不前的。”農夫聽後幡然醒悟,從此不再提看破紅塵出家修行之事,隻一心一意看好他的水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