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還在老家時,常搬一條靠背竹椅,坐在屋後的廊簷下,一邊遙望著雲霧縹緲的浮邱山,和山頂懸掛的一條恍如白練的瀑布,一邊背誦著朗朗上口的課文,和課文中“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真有身臨其境之感。要不是詩句前麵冠上了《望廬山瀑布》的題目,還真以為李白當年就是站在我眼下的位置,昂首眺望著浮邱山的瀑布,而脫口吟出的一首千古絕句哩。因為浮邱山也有紫煙繚繞的香爐峰呀,而且就在瀑布旁邊。
浮邱山距故園所在的桃花江邊,僅僅相隔十餘裏,主峰海拔七百餘米,較之周邊不到二百米高程的丘陵平野,猶如平地孤峰突立,更顯巍峨壯觀。山日浮邱,一說因其山體常年雲纏霧繞,遠望若浮,近看似丘而得名;一說因南北朝時浮邱子在此煉丹修仙而取號。到底誰先誰後,誰是誰非,不得而知。
記得兒時隨母親上山燒過一次香,因少不更事,未能細看,後來又隨“天問詩社”的老者遊過一次山,也因來去匆匆,亦未深察。直至前年中秋佳節,官居桃江縣府的朋友知我喜好遊山玩水,特意接我登浮邱賞月覽勝,才真正得以領略這一楚南名山風采。
浮邱山山峭路陡。我們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麻石遊道拾級而上,峰回路轉,景隨步移,時見峭壁上古鬆抱石,虯枝龍舞:時聞深穀裏滴泉成溪,潺潺如歌;時有薄霧若紗,絲絲縷縷,縹縹緲緲,繞身而過,拂麵牽衣。我們爬過幾麵陡坡,轉過幾曲山徑,來到山腰間一個叫響鼓石的地方。這裏地勢較為平坦,眼界十分開闊,在兩株千年古鬆之間,有青石為台,是小憩觀景的極佳出處。放眼遠眺,浮邱四十八峰曆曆在目,峰峰筍立,雲飛霧走,如駿馬奔騰,臨空長嘯!近處峭壁如削,白泉飛瀑,宛若蛟龍出洞,噴珠吐玉;遠處資水如帶,好似仙女淩波,長袖善舞。更有羞女山臨江而臥,似睡非睡,似裸非裸,風姿綽約,秀色迷人。
美景如詩亦如畫,濃彩淡墨各不同。我們繞過蠟燭峰,曲行五百餘米,即到山頂,“浮邱禪寺”赫然在目,青磚碧瓦,翹角飛簷,於古木深陰濃綠之間,有梵音嫋嫋飄出,絲絲入耳,如聞仙樂,使人身心頓爽,雜念全無。禪寺始建於兩晉南北朝劉宋時期,初為道觀,唐代改為禪寺,是湘北唯一道、佛並存的古觀禪院。禪寺三進四宅,依次為玉皇殿、福壽殿、祖師殿、觀音殿,兩廂建有回廊過道、僧房客舍。中午在禪寺用過齋膳之後,便在附近遊覽。
山頂西南處有一座“飛來石屋”,實際上是天上落下的一塊屋形隕石,古人在其四壁刻有“八仙過海、丹鳳朝陽”等四幅精美壁畫。石屋左邊立著“丹台”石碑一塊,碑側便是“煉丹台”,相傳為浮邱子煉丹之處,至今地上還散落許多當年仙人煉丹煮石充饑而留下齒印的“齒石”。“丹台”不遠處有一口“風洞”,上麵被厚厚的石板蓋住,將手從石縫裏伸進洞中,便有寒風刺骨,稍久麻木僵硬,以致屈指不能成拳,伸手不能拿物。
是夜我們留宿禪寺,於院中擺一圓桌,和僧尼道姑一起品茶賞月。抬頭望去,但見碧落澄明,皎月如盤,吳剛在目,桂樹臨空,嫦娥舒袖,柔雲漫卷,清輝遍灑,涼爽宜人。時有徐徐微風吹過,陣陣濃香襲來,當是桂花無疑。複又舉目四望,周遭濃陰一片,終不知桂樹所處。好在有道姑告我,說山上古木甚多,不僅有二千四百餘年的銀杏,還有五百餘年的桂樹,就在後院。我們循香覓去,果然見一老齡嘉木,樹幹如桶,樹冠如蓋,葉茂花繁,風吹花落,月光下鋪了一層厚厚的花瓣,濃香撲鼻。道姑彎腰掬起一捧桂花,舉到鼻尖上聞了一聞,熏熏然似有陶醉之態,說用桂花人茶,不僅能清心明目,還可延年益壽,實為飲中佳品。
世間本無桂樹。傳說在唐朝的某個中秋之夜,一輪圓月掛在天上,把滿世界照得一片雪亮。半夜,杭州靈隱寺的德明和尚去廚房熬粥,突然聽見一陣滴滴答答的聲音,像在下雨。他開門去看,隻見無數珍珠般的小顆粒從月亮裏掉落下來,五彩繽紛的。他把這些顆粒一一拾起,裝了半衣兜,拿去給師傅看。師傅細細瞧了一會,說這是月官裏的桂子,是吳剛砍樹用力太大,把它震落下來的。德明和尚聽了很高興,就把這些顆粒種在了寺邊的山坡坡上。第二年的中秋佳節,這些桂樹就開出了小小的花朵,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紅的。德明和尚就依桂花的不同色彩,給它們取名叫金桂、銀桂和丹桂。從此,人世間不僅有了月官裏的桂樹,而且還能聞到月官裏桂樹開花的清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