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有一個哲學大師,叫蘇格拉底。
有一天,蘇格拉底和三個弟子到野外散步,弟子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這時大家正好經過一片麥田,蘇格拉底說:“你們先到麥田裏去,每人找回一個最大的麥穗,隻許進不許退,且每人隻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回來之後咱們再探討什麼是愛情。”
第一個弟子走進麥田,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麥穗,他擔心錯過這個麥穗,於是迫不及待地摘下了這個麥穗。但繼續前進時,他發現前麵有許多麥穗比他手裏的這個更大,但是已經沒有機會了,隻能無可奈何地走過麥田。
第二個弟子看到很多很大的麥穗但卻一直下不了摘取的決心,總以為前麵還有更大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都錯過了,隻能在麥田的盡頭隨便摘了一個較大的麥穗,但這個麥穗比先前看到的那些大麥穗小很多。
第三個弟子眼光獨到。他先用目光把麥田分為三段,在走過第一段麥田的時候,他既沒有摘取,也沒有匆匆走過,而是仔細地觀察麥穗的長勢、大小以及分布規律,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標準;在經過中間那段麥田時,他選擇了一個與自己心中的標準比較接近的麥穗,然後就心滿意足地快步走出麥田。
……
蘇格拉底對弟子說:“愛情就像在麥田裏選擇麥穗,過早盲目地選擇不行,將來你會後悔;你期待找到麥田裏最大的麥穗,於是不斷地尋找,你把自己的一生搭進去可能也找不到那個最大的麥穗;最好的選擇就是經過考察,在自己心中確定一個標準,然後進行理智的選擇……”
寓言啟示
我們每個人麵前都有這樣一塊麥田,生活的幸福、感情的甜蜜、事業的成功,不正是我們所期冀的那個最大的“麥穗”嗎?可是最大的“麥穗”在哪裏呢?在前麵、後麵還是中間?也許我們錯過的正是最大的“麥穗”,也許眼前這個“麥穗”就是最大的“麥穗”,也許最大的“麥穗”在後麵等著我們,也許我們永遠也摘不到最大的“麥穗”,也許我們摘到了最大的“麥穗”卻渾然不覺,也許自以為摘到手的就是最大的“麥穗”……
企業從成長、發展、成熟到衰亡,這個發展過程仿佛就是在麥田中行走,在尋找那個最大的“麥穗”。每個人都應該學會選擇,為自己的生意定好一個坐標,通盤審視,在那個最大的“麥穗”出現時,要當機立斷,選擇屬於自己的那個“麥穗”,而不能為不斷出現的其他誘惑所左右。
有的人見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錯失良機。當然,追求的應該是最大的,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不能錯過機會,在適當的時機麵前要及時出手,把眼前的“麥穗”拿在手中,那才是實實在在的。
不同的人對那個最大的“麥穗”持不同的態度。有的人擁有而不知珍惜,總以為最大的“麥穗”在未來等著自己;有的人患得患失,沒走多遠就抓住眼前最大的“麥穗”而不肯放手;而在有的人看來,他手中的“麥穗”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麥穗”,雖然實際上那未必是“麥田”裏最大的“麥穗”。但是,那又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