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行的人群裏,最受歡迎的也最有代表性的服裝是楓葉服裝。加拿大人將他們最喜歡的楓葉作為主題,設計出了式樣奇異獨特的楓葉係列服裝。除此之外,人們還把雨傘、眼鏡等生活用品也都設計成了楓葉的造型。遠遠望去,滿眼都似飄著的楓葉。
由此不難看出加拿大人對楓葉的狂熱喜愛,這與當地的植被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加拿大被稱為“楓樹之國”,在那裏漫山遍野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楓樹。金秋時節,楓葉燦如朝霞,火紅一片。其中,糖楓樹是加拿大人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源。他們從這種樹上采取糖液,製作各種食品。楓樹不僅給加拿大提供了美不勝收的風景,還為他們提供了必要的資源,這足以讓加拿大人對楓樹、楓葉產生極端的好感。
慶祝裸體節
在眾多不同種類的節日裏,日本的“裸體節”算是以奇居首。在日本岡山縣,有一個因西大寺觀音院而得名的鎮子──西大寺市。這個僅有6000人口的小鎮,因每年舉行“裸體節”聞名於世。“裸體節”,也叫“會陽節”,參加者皆為男性,它於每年2月的第三個星期五開始舉行,星期六是高潮日。那一天,小鎮人身著節日服裝,敲鑼打鼓,歡天喜地地慶祝這個節日,有近萬名的男子齊聚小鎮參加這個盛典。他們組成各個團隊,每個男子隻係一條10米長的日本傳統兜襠布,幾近裸體。
“裸體節”的主要內容是搶寶木儀式。在儀式開始之前,當地中學的男孩子,像成人一樣係著兜襠布,高喊著進入寺院,來到淨身池接受冰冷刺骨的冷水洗禮。到晚上九點,成年男子以同樣的裝束和形式進入寺院,也用冷水澆遍全身。
臨近午夜,這近萬名男子為爭奪有利地形,開始在有限的寺院殿堂裏互相擠壓,有的甚至會被擠昏。午夜一到,燈火俱滅,兩塊寶木從殿堂二樓拋下。這時候,殿堂內沸騰起來,大家奮不顧身,一擁而上,你爭我奪,就連圍觀的群眾也情緒激昂,為這些奮爭的勇士們呐喊助威。直到有人搶到寶木後,大家才圍成幾個圈,慢慢移出寺院外。至此,搶寶木儀式宣布結束。搶到寶木的被封為“福男”。他們認為寶木會給“福男”帶來一年的福順。
人們對寶木的信奉是因為一千多年前,剛建成的西大寺觀音院來了一高僧,他傳入一種“修正會”儀式,就是把寺院裏的寶物用牛玉紙包好,放在千手觀音像後,供奉14天。祈禱保佑國泰民安。儀式結束後將包寶物的紙贈送年長的信徒。得到此紙的信徒在一年裏果然和順富足,因而引起眾信徒爭搶此紙,由此形成“會陽節”的風俗。後因紙易碎,幾經演變成現在的用杉木做的寶木。“裸體節”也逐漸成為當地一盛大節日。
奇妙的巫婆節
巫婆節是德國的傳統節日。在德國下薩克森州哈茨山區,有一個號稱“巫婆城”的地方,它本名叫戈斯拉爾,在古時又被稱作“北方羅馬”。它之所以有了“巫婆城”的稱號,是因為距其不遠的地方便是傳說中巫婆聚集的布羅肯峰。歌德在《浮士德》中曾寫道:“巫婆們趕往布羅肯山,麥穗兒綠,麥茬兒黃。”
據當地人說,每年4月30日的夜晚,就是巫婆們聚會的日子。這天晚上,當地居民按照傳說中巫婆聚集的情景,穿上巫婆、騙子、獨角獸、龍、狼人等各種奇異服裝,臉上帶著各種巫婆的麵具,騎著各色各樣的掃帚,從四麵八方彙集到戈斯拉爾的大街上,舉行巫婆節遊行,以迎接巫婆的來臨。隨後,眾人一起到達布羅肯山進行狂歡,直到午夜時分才結束。結束時,人們點燃焰火,表示歡送眾巫婆踏上回程。
在戈斯拉爾曾經召開過一屆“世界巫婆大會”,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名巫婆代表,在會上施展各種法術,祈求萬物安定、世界和平。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達到二十多萬人,為當地創收不少。此地還建有巫婆博物館,展出各種形態各異、滑稽可笑的巫婆麵具和玩偶。如今,戈斯拉爾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正式成為世界神秘文化的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