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審訊技巧(一):做好充分準備(2)(1 / 3)

在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的習慣也給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無價之寶。每當我和別人見麵時,即使那些人我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我也能知道很多關於他們職業的詳情,甚至具體到業務運作的細節。不過,他們對我的了解可不像我了解他們那麼深。這種一邊倒的情況源於非常簡單的事實——提前準備比如有一次我就提前了解到要見的那個人來自堪薩斯州,很喜歡棒球,有一個剛剛開始學駕駛的孩子。沒錯兒,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別人越多,在談判、麵試或講演時,越有可能處於優勢地位。

審問者對對方的了解將直接影響審問者接近他的方式。假如根據邁爾斯·布裏格斯的人格類型理論,審問者判斷目標對象是理性判斷類型的人,他主要受外部因素的驅使,用很有條理的步驟來作出決策。為了和他建立積極的關係,審問者你需要創造一種氛圍讓他有安全感。請記住描述這類人的關鍵詞:可靠、非常好和值得尊敬的。審問者需要提前確定他是否是可靠的;審問者是否要攻擊他所遵循的標準,或是支持他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說,審問者需要作出是遵從他的風格還是違背他風格的決定。審問者所選擇的方式就是要幫審問者創造出讓他願意說話的氣氛。除了確定目標對象的氣質類型,還需要了解他的學習風格,看看他是關注時間、事件還是次序的。這一點非常重要,隻要審問者一開始和他談話,它就發生作用。對其學習形態(視覺的、聽覺的還是感覺的)的了解同樣也可以幫審問者設計要提的問題,要麼迎合對方的性格,要麼違背他的風格來製造壓力。

通過綜合對方的內在的性格類型和教育背景、生活習性等外部信息,審問者對他的了解真可以讓你自己都大吃一驚!審問者會實實在在地體會到自尊、情緒和諸如此類因素會是多麼有用!以上這些都是構成對方概貌的基本特征,當然還要包括他的身體語言和說話模式。這些特征將告訴審問者如何與對方建立起積極的關係,並達到審問者所期望的結果。

背景信息會幫助審問者建立一個初步印象。隨著了解的深入,可以深化你對他的認識。審問者要知道,要想達到預期的會麵目標,扮演一個協調關係的社區服務人員的角色要比扮演一個咄咄逼人的CEO的角色效果更好。

第五節 解讀對方的自動反應模式

自動反應的模式,也可以稱之為儀式,也可以被看做是深思熟慮之後采取的行動。在某些情況下,自動反應模式的養成是由所生活的環境、宗教信仰甚至是對健康的渴求所引發的。工作就是通過一定的儀式來令自己適應環境。

人天生和自動反應模式密切相關。我們用它來釋放壓力,吸引異性,建立和上帝的聯係,並使自己為社會所接納。有時候,即使我們不能將某種行為模式認定為是一種自動反應模式,它也仍然是自動反應模式。

一個在羅馬天主教傳統環境中長大的女子,她就小心翼翼地遵循著其明顯獨特的禮拜儀式。無論是不是聖禮(如接受洗禮或做彌撒),天主教都會采用一係列同樣的活動和措辭,以此給天主教徒一種強烈對他人、對教堂的認同感。每次若她和男友一起去沒有嚴格儀式的新教會教堂時,她都會感到非常不自在。她嘟囔著:“他們居然沒有固定的儀式。”我說:“事實上他們有,隻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對於新教會教堂的人來說,他們每周至少唱五首歌,聆聽一次布道或其他形式的聖經課程,搞一次募捐活動,開展一次提前安排好的社交活動。除此之外,他們的儀式還包括很多有形的東西,例如音樂師必須站在哪裏演奏、牧師必須在哪裏布道,等等。如果沒有那些固定的儀式,集會的那些人就會“迷失”了,他們就不會對他人、對牧師和整個教會有認同感了。

1.釋放壓力

自動反應模式中最讓審問者感興趣的是那些可以釋放壓力的東西。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動物是如何利用儀式來釋放壓力的。當陌生人走進屋子時,有些貓會鑽到床底下去,有些貓則會圍著陌生人打轉並不停地嗅他的鞋子。鸚鵡可能會抖動它的羽毛。無論抓到什麼動物,它們看起來都像“籠中之鳥”。大部分的賽馬都會隨著逐漸成名而養成一些固定的習慣或者說是“惡習”。比如是怎樣的?

現在的一些自動反應模式的曆史淵源也是非常有趣的。例如:

一個美國人每當他第一次到一個陌生的國家時,他們都很容易看出來他是美國人,對此非常好奇。後來才知道,他們首先觀察那個美國人如何吃東西,然後很快確認出他來自哪裏。其他國家的人會在吃飯時一直都拿著餐刀和叉子,而大部分美國人都會用右手拿餐刀(即使有些人是左撇子),切完食物後還會再放下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