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搗騰服裝首先要對服裝有研究,有一雙擅於發現美麗的眼睛,就王峰那眼睛,不像!色彩、款式、流行等等,他根本不懂,還是一個色盲。這裏麵學問大了,就這麼一個二十二三歲的毛頭小子,對服裝沒有半點研究和熱情,隻是為了想要賺錢就投身其中,不讓水嗆著那就怪了。不過讓人欣慰的是,這一次畢竟是第二次了,已經有了一點經驗,折騰了一個多月,服裝攤還真讓王峰給折騰起來了。
王峰給我講了他幾次荒唐的進貨經曆:
有一次,到沈陽五愛市場進成套的西服男裝,是市場剛推出的流行款式,一次進了50套,每種規格三四套。本來以為能賺一筆呢,第3天才發現,所有的西服全是一種規格,而且是最小的規格,很少有人能合身,估計是我上貨那家賣剩的。五愛市場是魚龍混雜的市場,都是個體戶,進貨也沒要發貨票,也沒要信譽卡,根本想不起來是誰家的貨,即使知道又有什麼用?沒憑沒據的誰理睬你?王峰說:這些西服直到我關門大吉也沒處理掉。
還有一次,進的是小姑娘穿的連衣裙,裙子腰部有一個腰帶。等賣連衣裙的時候我懵了,怎麼也找不到裙子上的腰帶了,這裙子怎麼賣啊,在萬般無奈的時候本想找人給加工一些腰帶呢,市場上竟然找不到一樣的布料。後來隻好給連衣裙配了一條皮帶。多花了30多元錢,效果還沒有原裝的好。裙子剛賣完不幾天,腰帶在另一包衣服的最底下自動出來了,什麼用也沒有了,20條腰帶,賠了600元錢。
王峰又說:“這樣的事情多了去了,說都說不完。反正我的服裝攤位是金瑪商城裏生意最不好的,衣服的款式、色彩都不招小姑娘喜歡,我自己也不招小姑娘喜歡,勉強維持了幾個月,就關門大吉了。”
常言道:老要張狂少要穩。是說,老年人暮氣太重,所以要張狂一些,會煥發青春活力;年輕人火力太旺,所以要收斂一些,會使人變得更沉穩、顯得老成持重。
這話不假。王峰要是早些有人指點,辦事再沉穩一點,少走一些彎路,以他的經曆、膽略、人脈,早已經成為百萬以上的中產階級了,不就是太年輕把持不住自己嗎?不就是太年輕沒有社會經驗嗎?
就這樣,從1995年到2005年,王峰先後變換了十幾個角色,全是主角,有時候一年就換好幾個工作角色,幹一樣夠一樣,幹一樣賠一樣,10年的大好時光,一路走下來什麼也沒有剩下,剩下的全是眼淚。
他還有勇氣走下去嗎,下一次他還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