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還沒到深處,吳錦然到底是怎麼個打算暫且不說,童丹丹是否喜歡吳錦然也暫且不說,反正這一路過去他們倆都很開心。
白吃白喝有人做冤大頭給她埋單童丹丹玩得開心,有人陪伴說說笑笑不寂寞不枯燥吳錦然的趕考路程也很開心。他們倆一個願打,一個心甘情願地願挨,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童丹丹無牽無掛地野在外麵,快活似神仙,不說她那就先說說牽掛著她的周誌清吧。
周誌清牽掛童丹丹,派人去追查她的行蹤,隻是想知道她的準確消息,給她的母親有個交代,同時他也很想知道她到底在哪裏遊玩?這些天她的生活過得怎樣?他並沒想過要把童丹丹捉拿歸案放在身邊,當然了,如果她能回來自然是最好了,人在身邊也少了那份記掛。
會惦記她是因為她人不在身邊,會惦記她是因為她的突然消失,會惦記她是因為她是他表妹。……應該是這樣的。應該吧。所以他才不會那麼強烈的想她。
周誌清記掛童丹丹,他心中的有所牽掛,雖隻是淡淡的,不強烈,不外露,但有心的應雁還是敏感地察覺到了。
在周誌清去她家給她過生日的那天,應雁察覺出他遊離的神情,馬上敏感地聯想到了‘外遇’這個詞。
很難解釋為什麼女人對自己的愛人會有這麼敏銳且準確的判斷,不用很多證據,就憑一點蛛絲馬跡,或一個流露的眼神。
就在那天,她生日的那天……
四月的天,太陽的臉。
應雁很開心地期盼著周誌清的到來,今天是她的生日,她知道周誌清會來,她的心就如這太陽一樣,她的情就如這四月天一樣。
四月,梔子花初開的季節,應雁很喜歡這個季節,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生日在這四月芳菲天裏,還因為她特別喜歡的梔子花在四月要放香了。
梔子花的香是那種濃鬱得撣都撣不開的香,但被很多文人雅士所不喜,認為她香得不如蘭花水仙有品味。可是梔子花不管,她就要這麼痛快淋漓地香,不顧一切地釋放全部的香氣讓你無法忽視她的存在。
四月,應雁就是喜歡梔子花開碰鼻香的那個季節。
守候玫瑰花落梔子花開,等待永恒的愛情,為你一生守候。
周誌清送應雁的生日禮物裏就多了這麼一盆梔子花。
他知道應雁喜歡,她提過不止一次了,而且這次是她指定一定要送她一盆作為生日禮物的。她在屋前屋後、屋裏屋外,也都放有幾盆梔子花。周誌清頗不讚同。
太香了,他認為那種花香得有點甜俗,是船娘伶人喜愛的髻邊花。他認為文靜幽雅的應雁不應該會喜歡,與她的外表不符,與她的性格也不符。
表裏不一的事多了,內心想法與言行不一致的表裏不一的人也多的是。有一個這樣的你,也一定有一個那樣的你,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你。周誌清看到的文靜優雅的應雁不完全是應雁,而喜歡梔子花的應雁也不是最完全的應雁。或許正是因為青梅竹馬認識太久了,所以才熟視無睹,周誌清把對應雁的認知定位在‘想當然’中。
想當然的應雁肯定會捧著梔子花對他喜滋滋地笑。
花這種東西估計沒有人會不喜歡,女人喜歡花是天性,女人更喜歡男友送的花。不在於是什麼花,玫瑰和路邊的野菊在女人的眼裏是一樣的,而在於送花的過程和收到花時的那種喜悅感覺,這種喜悅不隻是來源於花的美麗。釣勝於魚嘛!
應雁看到手捧一盆梔子花緩緩朝她走來的周誌清,她腦海浮現的是‘他’微笑著緩緩朝她走來,也是捧著這樣一盆梔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