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父母心(1 / 2)

人們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

意思是說,凡做父母的,都為兒女們操碎了心。

真是這樣,大海老兩口就是如此。

老伴常常抱怨:“為了她們,出了多少力,操了多少心,賺好還行,還沒賺好。”

大海勸說:“她們是誰,不是自己的孩子嗎。”

她說:“把她們養大,出力操心還不算,現在還得去帶她們的孩子。”

大海說:“養都養了,帶都帶了,還說這些幹什麼,不都一樣嗎,家家如此,一輩留一輩,人之常情。”

她說:“大女兒還行,沒怎麼讓我們操心,你說這二女兒,讓我們操了多少心啊。”

說的大海心裏不太得勁,大海說:“行了,別嘮叨了。”

老伴不說了。但大海在心裏想,老伴說的真不假,二女兒真是讓我們操了不少心。

但站在她的角度看,她也不容易,她有她的難處,她有她的想法。在她成長的關鍵階段,大海的事,家庭的狀況,對她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她上初中高中時,正是大海被停職工作的時期;在她踏進社會時,大海又進了監獄。這對她的世界觀和性格的形成,以及學習、工作和處男朋友都帶來了陰影,都有著負麵的影響。

她沒考上大學,挺自卑的,大海也沒能幫她找個好一點的工作,她自己在闖天下。現在的社會,不是大海年輕時的年代了。大學生到處都是,就業難找不到工作。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大浪淘沙。二女兒一直沒有個固定的工作。她的性格比較內向,找男朋友也比較難。最後在網上認識了一位談得來的,這不就處上了,也就是現在和她結婚的這位。

大海剛回來時老伴就和大海說了二女兒和這位的婚姻情況。

他家是農村的,他年齡比二女兒大九歲,其貌不揚,個子還沒二女兒高,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進城來闖社會了。幾年下來了,也沒闖出個名堂來,最後回家和爸爸姐姐一起創辦了個養豬場。從銀行貸的款,規模能養二百多頭豬。和二女兒談戀愛的時候,正是他在家管理養豬場的時期。好像大小也是個老板。他並且說他家那裏正在搞開發,很快就要劃歸市區管理了,豬場的地塊很可能能動遷。一旦動遷,可以拿到上百萬的補償金。還和二女兒承諾,結婚可以在市裏買房子。這不,二女兒就認定他了,和他私定了終身。

女兒和媽媽說了此事後,大海的老伴不同意這門親事。原因是他家是農村的,本人年齡偏大,沒有固定工作,現在的養豬場是和他姐姐合辦的,並且是從銀行貸的款,養豬的風險也很大,所以這個豬場不能說是他的產業,說動遷的事更是沒準的事,說給買房子也隻能說是個承諾。

女兒聽不進去,堅持她自己的意見,並且從家裏偷出了戶口本,和他登記領證了。

大海老伴真是氣的要死。但又沒有辦法,隻能麵對事實。

當時大海還沒出來,大女兒又去了日本,老伴身邊隻有這個二女兒。二女兒要在家照顧媽媽,他也從農村的家裏來到了城裏,住在了大海的家裏。一住就是一年,她們倆也都沒有固定的工作。大海的老伴越發不滿意她們的婚姻。

大海出來後,聽了老伴的介紹,對二女兒的這個婚姻也感到不滿意。

但大海還是勸老伴說:“咱們不滿意有什麼用,女兒願意啊,況且已經登記了,就這樣吧。”

老伴說:“那也不能就這樣的住在咱家這樣的混吧。”

大海說:“那倒是,我回來了,就不用她們在這照顧你了,她們也該幹自己的事了。”

老伴說:“是啊,老在這住著,這算什麼啊。”

大海說:“你讓我想想啊,看我和她們怎麼說。”

過了些日子,大海和他倆說了和老伴商量的幾點意見:一是你們倆的婚姻雖然我們不滿意,但你們倆同意,並且已經登記了,法律上的婚姻關係已經確立,我們保留意見,承認你們的婚姻;二是我已經回來了,你媽不用你們在這照顧了,你們可以去專心幹你們的事業了,也就是說你們該找工作幹了,不能這樣地呆下去了;三是抓緊時間把婚禮辦了,結婚要有婚房,這是起碼的,車就先不要了。

他倆聽後當時沒表示什麼。過了些天女兒和大海說,他倆商量了,認為老人說的對。她們過幾天就回農村的家去養豬,關於婚禮的事回去和老人商量後再說。

大海和老伴同意了她們的意見。幾天後她們回農村的家了。

她們在家開始養豬了。辦婚禮的事,因為沒有錢買婚房,就要等等再說了。

老天也不長眼,這一年豬肉價格下跌,養豬的都賠了錢,她們家的豬場也賠了十幾萬。

豬養不下去了,貸銀行的錢還不上,銀行來催著還貸,他姐姐被逼的到處躲債。他爸爸一股火血壓升高得了腦出血,經醫院搶救後保住了生命,但落下了半身不遂,常年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