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心中的朝陽(1 / 1)

這一天,一位編輯朋友說,雜誌要為我的專欄配發照片。翻看相冊,一張略顯發黃的照片把我的思緒帶回到好些年以前。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一行來到泰山腳下,開始了向上的攀登。

泰山,素有五嶽之首的美稱,泰山看日出,更是心中向往的勝景。我們興致勃勃,拾階而上。剛剛上路,倒也步履輕鬆,歡聲笑語,融入了瑰麗的風景之中。

漸漸地,笑語歡聲不再熱烈,漸漸地,大家變得安靜下來。原來,這時的我們,已經氣喘籲籲,已經汗水淋淋,已經停下腳步休息了好幾次。就這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累也累了,臉上卻都掛著笑,喘一口氣,抹一把汗,繼續攀登。漸漸地,紅門宮,萬仙樓,中天門,許多古跡留在了我們身後。

當我們攀登在十八盤的時候,再一次停下了腳步。回頭往下看,後麵的遊客也是停停走走,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忽然,一位特別的遊客吸引了我們的眼睛,我們回身俯瞰。這是一位鬢發斑白的老先生,清瘦,儒雅,健朗,矍鑠,架著一副眼鏡,拄著一根手杖,看得出,手杖是臨時買來的。但見老先生一步一個台階,步履穩健地向上走來,向我們走近。這是一道怎樣奇異的風景啊,我們被深深地感染了!

我不禁俯身向下高聲笑問:“您老高壽啊!”

“1912啊!”老人也高聲笑答,還有幾分幽默。

那一年是1992年。原來老人已經80高齡!奇跡呀!

我們被強烈地震撼了,渾身又來了精神:“快走吧,不然,落在老人的後麵了,掉麵!”

夕陽時分,我們終於登上了玉皇頂。

山頂上是一條天街,儼然一個小鎮,各種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登泰山,都是為了第二天看日出。因此,遊客都是傍晚之前上山來。此刻,雲集於此的遊客們,正三五成群地在這條獨特的街市上閑遊。我們在旅店安頓好住宿之後,也沿著天街奔向了觀日台。這裏,就是看日出的地方,這裏,寄予著我們明天的期盼。

不知是旅店的潮濕,還是心中的惦記,誰也沒睡好。第二天早上,天還沒有亮,旅店裏的遊客就都陸陸續續起床了。我們也不甘人後。大家穿好了臨時租用的棉大衣,用手電照路,招呼著,摸索著,朝觀日台方向走去。

路上,一位老者的談笑吸引了我。走近了,竟是那位80高齡的老先生。原來,老先生對日出也是那樣地期盼。

時候還早,來到觀日台依然看不清四周景物,隻聞人聲嘈雜。我們紛紛找合適的地方坐落下來。秋天山頂的淩晨,輕風吹來,已很有幾分涼意。大家簇擁著,說笑著,期盼著。

漸漸地,東方發白。漸漸地,晨曦微露。漸漸地,一個紅色的圓點透過迷朦的晨霧,越來越鮮明,越來越耀眼。這就是泰山日出?全不像平原上初升的紅日那樣大。但是,當紅日升騰起來的時候,光芒灑滿了茫茫天宇的東方,也灑滿了人們的心空,這是希望的陽光,這是幸福的陽光。山頂的人聲更喧鬧了。

隨著朝陽的初升,人們的相機“哢哢”的閃光。我也留下這張泰山日出的照片。

這張照片記錄著為了泰山日出,曾經灑下的一路汗水,曾經付出的一夜辛苦。

如今想來,登上了泰山又能怎樣?看到了日出又能怎樣?那麼多人,更有那80高齡的老人,莫非就是為了“到此一遊”,就是為了“一飽眼福”,就是為了留下一張照片?

不。生命就是一路攀登,攀登是生命的追尋。生命就是心懷希望,希望是生命的陽光。灑在泰山石階的汗水,記錄了人們向上的攀登。留在觀日台上的身影,記錄了人們美好的希望。

思緒至此,驀然想到一個佛家的故事。一位女尼到處雲遊訪道而不得,回來看到庭院早開的寒梅,恍然大悟,感慨吟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是的,當我們麵向外麵的世界尋尋覓覓的時候,不要忘了,其實我們尋覓的一切美好,都在我們眼前的日子裏,都在我們自己的心裏。

不是嗎?每一天平凡的生活,不都引領我們一路向上嗎?每一天窗外的日出,不都帶給我們新的希望嗎?隻要我們心有陽光,又何必攀登泰山去守候日出?

讓我們在心靈的階梯一路攀登,在心靈的天空守候每一天的朝陽吧。

200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