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同誌的群眾觀及其現實意義(2 / 2)

新中國成立後,黨一如既往地堅持走群眾路線,始終如一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大膽的嚐試和艱苦的探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003年7月,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2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在講話中再次告誡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要把廣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今天,重溫陳雲同誌關於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學習貫徹胡錦濤關於群眾工作的重要講話,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一)發揚優良傳統,忠實踐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延安時期,在毛澤東的倡導下,黨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同陝甘寧邊區的人民建立了水乳交融、榮辱與共的密切關係,並與陝甘寧邊區的人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戰勝重重困難,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從而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自覺踐行的行為準則。全國解放後,黨把是否有利於人民群眾作為製定政策的根本依據,把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最高追求。鄧小平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讚成不讚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黨製定各項政策的根本前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旨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胡錦濤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做到心裏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

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黨必須明白,是人民群眾用辛勤的勞動所創造的財富養活了自己,因此,黨員幹部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加強理論學習,學習馬列主義,學習毛澤東思想,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重要論述和光輝實踐,牢記宗旨,貼近群眾,服務人民。作為執政黨,要經常檢討自己,依據變化了的情況不斷修定所製定的方針政策,使之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在這一點上,關於黨取得政權後,可能出現的官僚主義傾向,陳雲同誌曾作過通俗卻又十分尖銳的論述,他說,當權的黨“要向群眾要東西,如果不要,就沒有飯吃。但是,當權的黨容易隻是向群眾要東西,而忘記也要給群眾很多的東西”。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群眾就會把黨看成強迫攤派的命令機關,看成高高在上的官僚機構。因此,陳雲同誌強調說:“我們不應該隻知道向群眾要東西,更應該時刻注意為群眾謀福利。”我們要牢記陳雲同誌的這一論述,時刻心係群眾,並依據新的時代特征,遵從以人為本的思想原則,做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

(二)加強黨性修養,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加強黨的領導,實現黨的宗旨,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共產黨員在各方麵都成為群眾的模範。黨能否團結廣大群眾一道前進,除路線、方針、政策是否正確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黨員是否發揮表率作用。“群眾常常根據我們黨員的行動來測量我們黨,所以黨員無論在何時何地的一舉一動,都必須給非常群眾一種好的影響,使他們更加信仰我黨,更加敬重我黨。”

這對黨員隊伍建設提出了嚴格要求。首先,黨員要學好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要堅持人民史觀,培養和樹立親民、愛民、為民的思想,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將黨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再次,忠於黨的事業,培養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政治品格。最後,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是最大的黨性,因此,也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政治品質。

中國共產黨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黨必須嚴格要求黨員幹部,教育他們做群眾的朋友和老師,而不是做官僚主義的政客。“因為黨掌握了政權以後,犯了錯誤會更直接地損害群眾利益。黨員違犯了紀律,特別容易引起群眾的不滿。你有槍,又當權,群眾看了也不敢講。”果真如此的話,黨就勢必脫離群眾,失去群眾的支持,嚴重了甚至會導致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失敗。

黨的建設歸根結底是黨員幹部隊伍的建設。黨員幹部一切行動的目的都應該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實現黨的根本宗旨的唯一途徑就是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時時刻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這是黨員能否發揮其先鋒模範作用的生動體現,同時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根本途徑。

人民群眾是曆史的主人和推動曆史發展的主要力量。在社會經濟大發展的時期,黨的方針、政策應更多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凸顯出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凡涉及群眾的自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要牢記胡錦濤的這句話,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rihgt(作者:延安革命紀念館副研究館員;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