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心中要有大目標(2 / 2)

有很多學生上課或聽報告時,喜歡坐在教室或會場的後麵,這樣既可以避免老師的提問,也可以偷偷地做自己的事,比如聽聽音樂、看看課外書、睡睡覺、聊聊天等等。

有個別學生甚至會逃課,或是在宿舍睡覺,或是在網吧打遊戲……須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些心中沒有學習目標,沒有進取心的學生最終都受到了自己貪玩或不求上進的懲罰——這樣的結果真是讓人感慨和歎息!

試想,如果從進入中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在心中樹立一個很高的目標,就立誌要在同學間做最優秀的,在學業上爭第一流的,還怎麼可能會讓日子白白地混過去呢?

十幾年後,家庭的頂梁柱和社會的中堅力量都將是我們這一代。現在不打好基礎,將來怎麼能承擔責任呢?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主宰世界的真正規則是:要麼爭創一流,擁有更多的資源,支配自己的命運;要麼就坐在後排隨波逐流,抑或等待別人來安排自己的命運。

試想一個連對自己長久利益和未來幸福都不認真的人,怎麼會維護他人乃至國家的利益呢?一個對自己的事情都不在乎的人,怎麼又會在乎他人、在乎家庭乃至國家呢?如果一個國家的學生都是一些凡事馬馬虎虎、責任心缺乏、沒有追求卓越精神的人,那麼這個國家的前途注定是黯淡的、渺茫的。

世界潛能大師博恩·崔西曾經說過,“成功等於目標,其他都是這句話的注解。”一個人要想成功,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首先要為自己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我們應該振奮起來,拋棄那些曾經阻礙追求幸福和成功的陳舊思想觀念,把“永遠坐在前排”和“永遠爭當第一”作為人生的信條和理念。隻有這樣,才能把理想轉化為現實生活中前進的動力,並且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個人的幸福、成功與價值。

傑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並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於機遇,而在於有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有沒有遠大的人生理想,有沒有敢創一流的精神。生活道理同樣如此。對於沒有爭一流的進取心的中學生來說,歲月的流逝隻意味著年齡的增長,平庸的他們隻能日複一日地重複自己。

作為一名中學生,也許,你也曾不滿於自己的平庸;也許,也曾抱怨過生活的無聊。然而,當你在心中為自己設下爭當一流的目標並持之以恒地向前邁進時,你的生活也就掀開了新的一頁。一個連自己的學習任務都不能好好完成,連成功的念頭都不敢去想,連一流都不敢去爭的中學生,大學的校門不會為他打開,人生的成功更是無從談起。

如果我們隻做那些自己認為是能力範圍以內的事,小心謹慎,不願接受任何挑戰,不敢冒任何風險,小富即安地度過一生,那麼,我們的一生必將是平庸的一生。對中學生而言,爭創一流,好學敬業,不僅是一種道德的光輝所在,更是一種對自己生存形態的關注與升華!

從中學生活開始,每個同學都應以舍我其誰的氣魄,引領率先的氣度,仰望天空的氣派,去發掘自身的潛力,獲得更大的成就!須知,挑戰能力極限的方法隻有一個——超越平凡,永遠爭當第一流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