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張遼帶兵戰拉吉(1 / 2)

而一見到投石車的威力,定襄城裏的百姓和士兵無不歡呼雀躍,士氣大漲。當然,匈奴人卻都殺紅了眼,因為他們的弓箭暫時還對定襄城構不成威脅。

於是,左賢王大旗一揮,命令匈奴士兵大舉進攻。

又向前二百步,匈奴兵出現在了弓箭的射程範圍。

於是,城上弓弩齊發,投石不斷,匈奴士兵死傷枕藉,慘叫不斷,哀嚎遍野。

見此情景,左賢王大怒,竟催馬來到陣前指揮,當然,他卻站在了弩箭的射程之外。所以,一見左賢王老奸巨滑的樣子,定襄城裏的眾弩手都恨得牙直癢癢。

終於,在付出了將近三千人的傷亡以後,匈奴兵終於架上了雲梯,開始向城頭爬去。

於是,張遼令旗一揮,各級軍官便馬上編組士兵。

兩個長槍兵,兩個長刀兵,一個弓手,一個弩手,再加上幾個健壯的百姓便成了一個守城小隊,負責把守一個垛口。至於灰瓶炮子滾木檑石等物,早已準備完畢,分派妥當,由百姓傳遞到士兵們手中。

而此時,定襄的守軍也終於出現了傷亡,匈奴人畢竟人多勢眾。

而此時,並州的後勤兵也終於派上了用場,拖走死者,扶起傷者,迅速下城。

在城下臨時搭建的醫療站,輕傷的士兵正在接受敷藥包紮,處理完畢,士兵們竟又返回了城頭。而在城裏的醫院,重傷的士兵也都得到了妥善的治療,因為陸毅的戰爭宗旨是盡量避免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傷亡,畢竟撫恤金是很貴的。

和南門的戰事一樣,其他城門也和匈奴兵開始了城頭之戰。

有的匈奴兵剛爬上城頭,便被無情的刀槍捅了下去;而有的還在雲梯上,便被滾木砸了下去。

在短兵相接的過程中,雙方的死傷開始加劇了,鮮血染紅了定襄的護城河水,也染紅了定襄城頭。在凜冽的秋風中,濃重的血腥味伴著寒冷的殺氣開始彌漫飄散。

幾個時辰過後,左賢王終於感到厭煩了,便下令鳴金收兵。

麵對如潮水一般退去的匈奴士兵,張遼又送給了他們一批紀念品。

盡管戰事緊張,但定襄城裏的百姓們也沒有忘記給他們的子弟兵做飯。所以,戰事一停,熱乎噴香的飯菜便端上了城頭。那熱氣,那香氣,在寒風中傳了老遠。

定襄的士兵們含著熱淚接過了飯菜,而定襄的百姓們也是含著熱淚送上了飯菜。但匈奴的士兵們,卻不得不忍著轆轆饑腸自己埋鍋造飯。

吃過飯菜,修整完畢,張遼便等著匈奴人的新一輪攻擊。

可張遼等了半天,匈奴人卻沒有什麼反應。

因為,此時左賢王拉吉的中軍大帳,卻亂的翻了天。

匈奴人馬雖多,但統屬卻不甚合理。他們大都是以部落為行軍單位,而各個部落之間的統屬關係也不是十分明確,大都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即小部落依附於大部落,大部落再依附於比自己更大的部落。

此種軍製,得勝之時各部自然可以一同奮勇向前,可一旦遇挫,各部便會開始打自己的算盤。而今天攻城之戰的失利,使各部又開始了對自己前途的思考。

所以,此時拉吉的大帳之中,眾將便又開始了互相傾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