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們想不想,但我想。所以,對待匈奴人,我主張兩點政策:一是滅族,二是征服。
我認為,如果想要終止兩個民族之間的仇恨和戰爭,就必須讓一方滅亡,這樣,仇恨便沒有了,征戰就會停止。而如果一方沒有實力去滅亡另一方,那就要徹底的征服另一方,用自己的武力和文明去征服融合另一個民族,讓他同化成為自己,這樣,仇恨也就不存在了,戰爭也會停止。
而憑我們現在的實力,我們無法讓匈奴人滅族,所以,我們就要去征服匈奴人,去同化融合匈奴人,讓他們也成為漢人,成為大漢的子民。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我們連一個小小的匈奴人都征服不了,容納不了,那我們大漢民族還怎麼生存,還有什麼麵目立於天地之間?
而我們隻有同化容納了匈奴人,我們的民族才會在兩個民族的融合中發展壯大,才會變得更強大。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做的很好,可惜,他還不懂得去容納胡人。他如果容納的胡人,讓胡人也成為趙國的子民,那趙國將是戰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國,而最後一統天下的人,也可能就不是秦王嬴政了。
天地萬物,本來就是平等的。而在陽光的普照之下,各族子民其實也都是一樣的,誰也沒有比誰高貴,誰也不能多享受幾分陽光。匈奴人雖沒有自己的文字,但他們也不是什麼蠻夷。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陽光下的芸芸眾生,都在天地之間為了生存而奮鬥不息。
還是那句話,他們和我們不同的地方,就是生活方式。
草原本來就是苦寒之地,糧食緊缺,他們如果不到中原來掠奪,他們就無法生存。所以,為了生存,他們必需要劫掠中原。而如果我生活在草原之上,我也會劫掠中原的。
人非生而知之,人的很多習慣和生活方式,完全是後天養成的。所以,若不是生存所迫,我想,他們也不願意和我們連年征戰,殺戮不休。
而我們之所以稱他們是蠻夷,無非是因為他們後天沒有受到良好的教化罷了。如果他們和我們一樣,自幼飽讀詩書,教習禮儀,那他們還會在草原上不停的征戰和殺戮嗎?
這正是我要改造他們教化他們的原因。
當然,他們如果想生存,除了劫掠,也可以內附。
而如果想讓他們內附,我們就要征服他們,徹底的讓他們臣服,讓他們真心的歸順我們,讓他們和我們合而為一,成為我們的子民。
這樣,草原便是並州的草原,便是大漢的草原!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所以,對於這些匈奴俘虜,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造,把他們改造成漢人,至少要在生活習性上變成漢人。
此為毅之愚見,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一通兒優美的比劃,一番精彩絕倫的演講,就在這樣的一句詢問聲中結束了。
可完事兒以後,陸毅仔細一看,大廳中的眾人全都像傻子一樣呆呆的,沒有絲毫的反應。
無奈,陸毅隻好又一坐在了案後,悠閑的看著他們。
而半晌過後,眾人依然沒有什麼反應,不知道是睡著了還是被忽悠蒙了。
見此情景,陸毅隻好又無奈的起身說道:“各位大人,你們是同意啊,還是不同意啊?都給個說法啊。你們這樣的一聲不響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嘛?”
陸毅說完,片刻之後,終於有人歎息了一聲。
一聽見有人聲,陸毅便趕緊抻長了脖子仔細看了看。
隻見荀彧緩緩的起身,顫抖的說道:“主公之言,宛如黃鍾大呂,振聾發聵。改造征服之法,實亙古未有的創舉。直到今日,彧才知主公驚世之才。主公才情,彧拜服。”荀彧說完,便叩拜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