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是最可愛的分割線。
不久後,陸毅成功的打敗董卓,成就了他救世主的美名,一時間再次名滿天下。“南陽軍入城,董武服誅,棄械投降者免死”。
守城兵士看到董武的首級,沒有了鬥誌,紛紛棄械投降。此戰斬殺董武及以下官兵三百餘人,俘虜五千人,而李嚴張豹部死傷不足百人。李嚴立即組織對武關的後門加強防禦,同時,派人押解俘虜到宛城。並按照陸毅命令,在武關留守五千人,李嚴張豹率一萬五千人向函穀關進發。
由於李嚴攻克武關多用了兩天時間,而虎牢關攻取時間又提前了兩天,李嚴部趕到函穀關時,董卓已經出關西去,防守函穀的董卓軍,見關前關後,出現益州軍,慌忙棄關撤退。陸毅一路狂追,隻是為了不給董卓留時間,破壞都城和強迫遷移百姓。但他也非常的謹慎。陸毅知道董軍中也有足智多謀之人。陸毅反複給張任強調,要注意敵人的伏擊。一路上,張任的前軍非常辛苦,一邊趕路,一邊偵知敵情。既要用望遠鏡仔細觀察,又要詳細詢問百姓,經過的敵軍人數。好在一路上沒有遇到麻煩,各路諸侯也是盡其所有,拚湊了人數不等的騎兵,幾乎與陸毅一道來到雒陽城下。
陸毅見守城兵士並不多,不象都城的防禦。意識到董卓已經先一步逃走,立即命令分散到各城門察看情況。正在這時,城門大開,城上兵士說,董卓在兩個時辰前已經出西門而逃。陸毅擔心皇宮被焚,率隊入城直達皇宮。情況還好,不僅皇宮完好,百姓也沒有遭到傷害。
。再來一道分割線。
大漢獻帝初平二年,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大漢獻帝初平三年,兗州黃巾再起,兗州刺史劉岱被黃巾所殺,曹操領兗州,破青州黃巾,把其中強壯者編為青州軍。
大漢獻帝初平四年,冀州牧袁紹與北平太守公孫瓚爭戰兩年。後公孫瓚敗退北平,被其部將淩飛斬殺,公孫一族盡數被誅,淩飛自領北平太守,與袁紹爭奪河北。同時,兗州刺史曹操攻打徐州陶謙,以報父仇,屠徐州三縣。長沙太守孫堅盡得江東諸郡,上表朝廷,拜為吳侯,後孫堅不聽義子孫珀與謀士戲忠郭嘉之言,執意進軍荊州,不料誤中荊州大將黃祖埋伏,身死異鄉。其麾下奉孫珀為主,然孫氏宗族拒不承認孫珀為孫堅繼承人,孫堅之弟孫靜帶領孫氏一族奉孫堅長子孫策為主,於是兩家共分江東六郡。以孫珀為首的,包括郭嘉戲忠許褚張昭程普祖茂黃蓋韓當在內的孫堅嫡係人馬占據吳郡會稽丹陽豫章。而以孫策為首的孫靜吳景等孫氏宗族則是占據了廬陵和廬江兩地,而孫堅的故地長沙,則被荊州牧劉表所占。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孫策親弟的孫權並沒有跟隨自己的哥哥,而是留在了義兄孫珀的麾下。
陸毅的實力已然是諸侯之首,無人能敵。陶謙明智的向陸毅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