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與陸毅背水一戰(2 / 2)

華容縣在曆史上也非常有名,世人對它的了解多源於華容道的故事。但曆史發展到現在,因為陸毅的出現已經改寫了很多,華容道雖在,曹操卻已經沒了。

陸毅率領大軍在華容城外二十裏的處紮下大寨。以前經過一座城池,如不是剛好日暮,他是不會紮營的。而是直接率領兵馬破城,進入城中過宿。

而這座華容城則不同,現在城中駐紮的主將是劉備。曆史總有些偶然,劉備投在劉表帳下,並未受到信任,劉表處處防著他。與曆史上相同的是,劉表讓他暫時居住在新野,除了他本部的數千軍馬外,沒有給他一兵一卒。甚至糧草也都是讓劉備自行籌措。

劉備糧少兵寡,到此時手下的武將還隻是關羽和趙雲二人。後來張鏽被陸毅所殺,並派軍駐紮在宛城。宛城距離新野不遠,劉備想擴充地盤,便打上了宛城的主意。

不料,城中有守軍兩萬,又有巨弩連弩,劉備大敗而回,還險些被亂箭射死。

當陸毅的大軍從漢中一帶進攻荊州時,劉表尚且能勉力支撐,並未起用劉備。前一段時間得到稟報,說陸毅與趙雲兩路大軍拿下長沙郡和江夏郡正在進攻南郡,劉表這才慌了神。

聽從部下的建議,他任命劉備為南郡太守,主持一郡防務,並給了他二十萬大軍。

這二十萬大軍其實隻有數千人是軍中的軍士,其餘都是強行征召的百姓,給穿上軍服發給武器就當軍士使用。

劉備帶著這二十萬人馬來到華容城之後,稍做安頓,便聽說陸毅的大軍將要渡過沱江。他便在華容城駐紮下來,令關羽張任緊急操練兵馬,想在此地攔住陸毅。

劉備與陸毅有過多次交戰,最先是奉公孫瓚之令圍攻燕山大營,而後在幽州的昌平城與陸毅對戰過,那一次他假裝大敗而走。

第三次是投靠袁紹之後,與黑山軍白波軍共同抵抗陸毅。第四次就是進攻宛城。

多次作戰,多次摩擦,劉備知道陸毅必然不能容他,現在對方大兵壓境,他隻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帶著關張二位兄弟解甲歸田,隱姓埋名,等待時機圖東山再起,如果沒有機會就將老死田園。現在看來,陸毅勢力太大,如果選這條路,想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條路就是帶軍抵抗陸毅,與劉表劉璋一道為生存而戰。

這條路同樣艱難無比,但劉備思慮再三決定放手一搏。

此時的劉備心中極其後悔,當初陸毅在燕山不過是一支山賊,兵不過數千,將更無幾人,就是這樣的家底居然在短短的幾年間打下如此基業。他後悔當初不該與陸毅結下這麼大的仇。

當初攻打宛城的時候,袁術尚未滅亡,孫策還在江東,諸葛玄還控製著豫章,劉繇還占據著大部分揚州。

他沒想到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天下大勢改變如此之多,以前那些地盤現在居然都落入陸毅的手中。

但既然都已結下了冤仇,他也打算好了,與陸毅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