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有使令,猶中宮之有嬪禦,閨房之有妾媵也。夫山花草卉,妖豔實多,弄煙惹雨,亦是便嬖,惡可少哉?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為婢,海棠以蘋婆、林檎、丁香為婢,牡丹以玫瑰、薔薇、木香為婢,芍藥以罌粟、蜀葵為婢,石榴以紫薇、大紅千葉木槿為婢,蓮花以山礬、玉簪為婢,木樨以芙蓉為婢,菊以黃白山茶、秋海棠為婢,蠟梅以水仙為婢。
【注釋】
使令:供使喚的人,泛指奴婢仆從。
中宮:皇後居住之處,借指皇後。《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後》:“常紿我言從中宮來,即從中宮來,許美人兒何從生中?許氏竟當複立邪!”顏師古注:“中宮,皇後所居。”嬪禦:帝王、諸侯的侍妾與宮女。
妾媵:古代諸侯貴族女子出嫁,以姪娣從嫁,稱媵。後因以“妾媵”泛指侍妾。
便嬖:原指君主左右受寵幸的小臣,後也泛指在身邊供使喚的人或阿諛奉承者。便,善辯。嬖,得寵之人。
迎春:落葉灌木,花黃色,鮮豔,早春先葉開放,故名。瑞香:也稱睡香。常綠灌木,葉為長橢圓形,春季開花,花集生頂端,有紅紫色或白色等,有濃香。山茶:常綠灌木或喬木,葉革質,有光亮,冬春開花,花形大,有紅白等色,品種繁多,俗名茶花,也叫耐冬花、曼陀羅樹。
蘋婆:梵語的音譯,即蘋果,與俗稱鳳眼果、開奶黃花的蘋婆非是一種。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三》:“上苑之蘋婆,西涼之蒲萄,吳下之楊梅,美矣。”蘋果花呈白色喇叭狀,含苞時帶粉紅色,有清香。林檎:亦作“林禽”,又名花紅、沙果。落葉小喬木,葉卵形或橢圓形,花淡紅色,果實卵形或近球形,黃綠色帶微紅,是常見的水果。《宋書·謝靈運傳》:“枇杷林檎,帶穀映渚。”丁香:木犀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多生在我國北方,非指熱帶所產桃金娘科、又名雞舌香的丁香。葉卵圓形或腎髒形,花紫色或白色,春季開,有香味。花冠長筒狀,果實略扁。
玫瑰:落葉灌木,似薔薇,枝密有刺,花為紫紅色或白色,香氣濃鬱。唐溫庭筠《握(一作屈)柘詞》:“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薔薇:落葉灌木,莖細長,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狀複葉,小葉倒卵形或長圓形,花白色或淡紅色,有芳香。南朝梁江洪《詠薔薇》:“當戶種薔薇,枝葉太葳蕤。”木香:多年生草本植物,花黃色,香氣如蜜,原名蜜香,又稱青木香。荼蘼的別名也叫木香,此處當指荼蘼。
罌粟:二年生草本植物,葉長橢圓形,夏季開花,花瓣四片,紅、紫或白色。果實可製鴉片,含嗎啡和其他生物堿,有鎮痛、鎮咳和止瀉作用,但常用能成癮。果殼亦入藥。蜀葵:又稱戎葵、吳葵,葉似葵,花如木槿而大,花有紅、紫、黃、白等色,夏天開花。
紫薇:又稱滿堂紅、百日紅,俗名癢癢花。落葉小喬木,樹皮滑澤,夏、秋之間開花,淡紅、紫色或白色。大紅千葉木槿:即扶桑,又名朱槿,為木槿中最可觀的品種之一。木槿,亦作“木堇”,又名榮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夏秋開花,花鍾形,有白、紅、紫等色,朝開暮落,供觀賞,兼可作綠籬。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扶桑》:“釋名:佛桑、朱槿、赤槿、日及。集解:扶桑產南方,乃木槿別種也,枝柯柔弱,葉深綠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嵇含《草木狀》雲:朱槿一名赤槿,一名日及,出南涼郡,花莖葉皆如桑,其葉光而厚,木高四五尺,而枝葉婆娑。其花深紅色,五出,大如蜀葵,重敷柔澤,有蕊一條長如花葉,上綴金屑,日光所燦,疑若焰生。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朝開暮落,自五月始,至中冬乃歇,插樹即活。”清陳淏子《花鏡·花木類考·木槿》:“木槿,一名蕣英,一名王蒸,又名日給、愛老、重台、花上花諸名目,惟千葉白與紫、大紅、粉紅者佳;葉繁密如桑而小、花形差小如蜀葵,朝榮夕隕,遠望可觀,若單葉柔條,五瓣成一花者,乃籬槿也,止堪編籬,花之最下者。”此句一斷作“石榴以紫薇、大紅、千葉、木槿為婢”。
山礬:山礬花,俗名椗花。花白而香,葉密枝肥,木高數尺,淩冬不凋。宋黃庭堅《戲詠高節亭邊山礬花詩序》:“江湖南野中有一種小白花,木高數尺,春開極香,野人號為鄭花。王荊公嚐欲求此花栽,欲作詩而陋其名,予請名曰山礬。野人采鄭花葉以染黃,不借礬而成色,故名山礬。”玉簪: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卵形或心髒形。秋季開花,色白如玉,未開時如簪頭,有芳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玉簪》:“玉簪處處人家栽為花草……六七月抽莖,莖上有細葉,中出花朵十數枚,長二三寸,本小末大。未開時,正如白玉搔頭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