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世界名人大辭典》,我們就會發現,曆史上有諸多的偉人先哲,出身十分貧寒。從小他們倍嚐生活的艱辛,沒有接受正規學校敎育,但是靠著頑強的自學,他們奮鬥不息,最終登上了科學和文化的髙峰。
富蘭克林出身染匠之家,安寒生的父親是鞋匠,康德的父親是皮匠,瓦特出身於木匠之家法拉第的父親是鐵匠。
1791年9月21日,法拉第這位偉大的英國科學家出生寧英國倫敦城南的一個叫紐因敦的小鎮上。父親詹姆士,法拉第是一個為火和善、吃苦耐勞、篤信宗教的鄉村鐵匠。母親瑪格麗鏡是一位賢淑的鄉村農婦。
法拉第的上麵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全家以父親打鐵收人為生,生活相當拮據,冬天來臨,因無錢購買木柴,全家隻好圍著廚房的爐子取暖。當時的英國,許多人家已使用比較流行的玻璃罩煤油燈,而法拉第一家卻仍靠點劣質蠟燭照明。
1796年,法拉第五歲之時,一家人抱著改變境遇的希冀,從鄉下小鎮遷到了倫敦城內。全家在臨泰晤士河的一家馬車行樓上租小屋兩間,作為安身之地。
詹姆士,法拉第在居所附近開設一個小鐵匠鋪,仍以打鐵為生。幼小的法拉第常常到鐵匠鋪給父親送飯,鐵匠們打鐵的景象,那鏗鏘的錘聲、通紅的爐火、勞動的歡樂,給少年的法拉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父親的鐵匠鋪一直懷著深厚的感情。當法拉第後來成為馳名科壇的名人之時,還經常談起我十分喜歡鐵匠鋪,以及有關鐵匠的一切事情並且自豪地宣稱:“我的父親就是一個鐵匠。”
雖說倫敦在當時的歐洲是一座古老、繁華的城市,並且已開始采用機器生產,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給法拉第的一家帶來什麼好處。父親在倫敦的鐵匠鋪收入並不比在小鎮上的收入多,生活仍然十分的清貧。由於家窮,法拉第便上不起收費昂貴的私立學校,隻好在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學上了3年。不久,家中又增添了一個小妹妹,取名瑪格麗特,雖說小妹的降世給家中帶來了一份歡樂,但伺時也增添了份憂愁。人多一個,嘴多一張,全家六口人,靠著父親打鐵的微薄收人糊口。
法拉第從小便十分的懂事,看到父親汗流浹背地在鐵匠鋪裏幹活,多麼想替父親分擔一點生活的重負啊,然而身小力單,隻能在家幫母親做點家務,照看一下小妹。法拉第喜歡和鄰居的小孩一起玩耍,他們常常聚在一起,遊玩歡樂,又唱又跳,捉迷藏,打石彈子。妹妹瑪格麗特總是笑眯眯地站在一旁觀看,法拉第總是十分留神,隻要一聽到馬車聲音,便立即衝進院子,把小妹抱上樓梯,以免被車撞到。鄰居都誇讚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小法拉第童年的生活並非無憂無慮,每當母親從集市上回來,隻要看到她發愁的臉色,他就猜到,物價又上漲了。
法拉第的父親是一個勤勞能幹的男人,為了養活全家,他拚命幹活。過度的勞累,加上倫敦潮濕的氣候,他的身體漸漸衰弱了。父親常常咳嗽,掄幾下鐵錘就喘氣,有時不得不關鋪休息。如此全家的生活就更難維持了。俗話說,對窮人來說,最大的財富是健康。沒有健壯的身體,窮人就一無所有了。詹姆士法拉第難以支撐,隻好把鐵匠鋪頂給了別人。自己掙紮著到別的鐵匠鋪裏打點零工。這樣,他的身體更加衰弱了。
倫敦的天空總是灰蒙蒙的,霧氣很重。泰晤士河像一個失去韶華的老嫗,無休止地哼著憂傷的歌。
少年法拉第多麼希望望見一小塊藍天,期望溫暖的太陽給家裏帶來好運啊。可是霧都的天空,很難開顏一笑。
不幸的事終於發生了。父親因勞累過度,重病臥床不起,家裏失去生計,他連馬車行的樓上也租不起了,一家隻好搬到郊區的一個貧民區去住。法拉第9歲那年,為了一家的生活,父親申請了救濟。
在領取救濟的日子裏,法拉第真正地體會到了饑餓的滋味。有時候一個麵包要作一個星期的口糧。他在後來回憶說:“我的童年是在饑餓中度過的。”
雖說生活如此艱辛,然而法拉第一家卻和和融融,充滿著親情和樂觀的氣氛。這種情緒影響了法拉第整個一生,即使他身處逆境也能自得其樂,對生活,對明天充滿了信心和希冀。
過了一段時間,法拉第一家的生活開始有所好轉。哥哥羅伯特已經長大,到了一家鐵匠鋪中當了學徒,法拉第在13歲財也找到了工作。在倫敦的一個裝書店當小工。書店老板喬治,裏波待人寬厚和氣,是法拉第步入社會遇到的第一個好人,就是在這個書店裏,他開始了自己孜孜不倦而輝煌的人生。
法拉第在書店的主要工作是送書和送報紙。
當時是19世紀初,印刷業還剛剛開始,書籍出版很少,價錢昂貴,隻有少數富裕人家買得起。他們把書當作豪華奢侈之物,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書翻舊弄破了,就選幾本最喜歡的,送到裝書店重新裝訂。那時報紙也特別少,價錢特高,一般的中等人家不是買報看,而是租報看。一家租看結束後,就由報童再給送到下一個租家。報童必須等待和敦促每一個租戶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報紙讀完,以便及時送到下一個租家手中。裏波書店訂了幾份報紙,由報童分別按一定路線送到指定的租報人家裏。如果一天內完不成任務,就會受到老板的責罰。所以報童送報,就如接力賽跑一般,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有時兩家相距較遠,法拉第便需急匆匆地穿大街,奔小巷,一路快跑,以免延誤時間,遭人埋怨。即是刮風下雨,也照送不誤。
雖說送報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差事,然而小法拉第幹得特別認真,也十的快活。他總是腋下夾著報紙,手裏捧著書,嘴裏哼著小曲在倫敦的街頭奔來跑去,猶如一個快樂的小信使,又似一頭不知疲倦的小馬駒。每當他把自己用血汗換回來的錢交到母親手中時,心頭總是快樂異常。
法拉第聰穎,機靈,對人有禮貌,送報盡心盡力,租々們都十分的喜歡他。老板裏波先生對法拉第也特-的滿意。因為自從法拉第送報以來,租戶不但沒肴減少,反而租戶日增。這位溫和熱情的書店老板總覺得法拉第與別的孩子不同,他那雙稚氣的灰褐色的瞳仁裏,常常閃爍著一種求知的光芒。小法拉第個性沉靜溫和,但卻喜歡發問“裏波生,自然哲學是什麼呀?”
自然哲學嘛,一般就是指自然科學,比如物理學、化學。”
“那化學又是什麼東西呢?”
“嘿,化學我也說不清楚,不過總離不開瓶瓶罐罐的!”
“裏波先生,報上說的那個拿破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當時英國和法國正在開戰,作為法國的獨裁者和軍隊統帥,拿破侖的名譽常在報紙上出現。
“這個小矮子!有時候像狐狸,有時候又像獅子。他老是在打咱們英倫三島的主意”
“那為什麼有人說他是天才呢?”
“哼!天才?天才和狂人,有時候隻有卜步之隔而已,最多他隻能算一個怪傑”
裏波先生對法拉第的好問精神十分欣賞,並且總是耐心地回答他所提的各問題。裏太太對法拉第也十分的和氣。除了喜歡發問,法拉第還喜歡沉思默想。他的小腦瓜裏,時常會蹦出一些奇怪的想法。
有一次他送報到一租戶的大門前,在等候開門之時,法拉第的目光落在身旁的欄杆上,他忽然停止了歌唱。腦海中閃出一個有趣的問題。
“如果我的頭伸進欄杆裏,而身子還在欄杆外,那我到底應該算在欄杆哪一邊呢?”
正當法拉第在凝神思索的時候;不料大門打開了。他來不及躲閃,腦袋被重重地碰了,下。他的“欄杆難題”沒有找到答案,腦門上卻鼓起一個包,惹得開門的女仆和過路人都哈哈地笑起來。額頭上的青包幾天後便消了,但這幕小小的喜劇法拉第卻終生難忘。
法拉第能在裏波先生這樣的家當小工,的確是他的福分。他的哥哥羅伯特在鐵匠鋪裏當學徒,就沒有他這麼幸運了。鐵匠活十分重,師傅脾氣又凶暴,即使羅伯特拚命地幹,也免不了挨打受罵。要學到手藝,就得當牛做馬,這是那個時候各行各業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