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卜算子?詠梅》(1 / 2)

李師師拿著王浩的詞又認真地看了一遍,她是越看越喜歡,“王官人,這首《卜算子?詠梅》填得真好,奴真的很喜歡。”

“李娘子喜歡就好,這首《卜算子?詠梅》本就是要送給李娘子的。”王浩大方地說。

“謝謝王官人,今日奴給王官人唱一曲吧。”

“甚好,李娘子的小曲名滿天下,今日能聽到李娘子的小曲,真乃三生有幸。”王浩也不謙虛,他知道李師師現在的身份相對於後世來說,那絕對算得上是國際巨星。以前請李師師唱一曲不花個幾十上百貫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而時至今日,李師師的身份又達到了一個頂點,李師師的小曲已經不能再用錢來衡量了,一切都得看她的心情了。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李師師唱的便是王浩送給她的《卜算子?詠梅》。

“天籟之音,當繞梁三日。”王浩聽完忍不住稱讚道。王浩第一次聽人唱小曲,雖然不太懂,但是否好聽悅耳,他還是能聽得出來的,而且唱曲的人還是如此地漂亮。

“王官人謬讚了。”李師師謙虛地說。

“不知王官人可還有其他的好詞,能否贈送奴一首?”這首詞崔念奴也很喜歡,聽李師師演繹地如此完美,她在一邊也忍不住問道。

“其實這首詞並非是我所作。”王浩坦白地說。

“那是何人所作?”李師師好奇地問道。

“是一位雲遊的道士所作,他說將這首詞送給李娘子,李娘子便能幫我完成下一件事情。”王浩直接就將話題引入了正題。

陸遊本就信奉道教,說他是一名道士,王浩覺得陸遊應該不會責怪他,當然現在陸遊還沒出生。

“你有何事需要奴幫忙?”聽了王浩的瞎話,李師師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地問道。

宋徽宗趙佶信奉道教,使得道教極其昌盛,而且趙佶對道教的信奉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他甚至在朝廷供奉著幾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預測未來”的道士。上有所好,下必圖之,現在民間對道教也是極其迷信。

“道士傳授了某一門釀酒的法門,據說能釀出令世人稱道的瓊漿玉液,我想將此法門賣給豐樂樓。”

宋朝一直實行酒專賣製度。而北宋的酒政主要有三種形式:酒的專賣、曲的專賣和稅酒。即對不同的地方,分別實行三種不同的政策:三京地區實行酒曲專賣;州城內則實行酒的專賣;縣以下的地方或實行納稅,或實行酒的專賣。這種區別對待的政策,考慮到地方的特點,有利於國家獲取更大的酒利。

東京實行的便是酒曲的專賣,豐樂樓就是朝廷的一個酒曲專賣點,豐樂樓一年銷售的酒曲多達五萬斤,而且豐樂樓還能自行釀酒。這也是王浩想釀酒一定要找豐樂樓合作的原因。

“此事奴也無法做主,但奴可以給你引薦範掌櫃。”

“那有勞李娘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