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最有效的策略(2 / 3)

吳總的一個想法讓表弟創造了奇跡。我想,吳總的積極思考不僅讓他的表弟創造了奇跡,而且讓吳總在博弈場上叱吒風雲而立於不敗之地。從而,我們可以下定論,在博弈場上拚搏,要有一套合理的博弈策略,才能讓你走在成功的大道上。說到博弈策略,記得,吳總給我講過一個成語故事“黔驢技窮”,就包含了一個博弈策略:毛驢剛到貴州時,老虎摸不準這個龐然大物究竟有多大本領,因而躲在樹林裏偷偷觀察。過了一陣子,老虎走出樹林,逐漸接近毛驢,就是想見識下毛驢有什麼厲害之處。這時,毛驢大叫一聲,老虎嚇了一跳,急忙逃走,跑了一段路,回頭望望,發現那頭毛驢還在原地未動,並沒有追趕上來。老虎想,這寵然大物真是厲害,它會大叫,這聲叫把自己嚇得逃走,不敢接近它,還是找其它的獵物去吧。又過了一天,老虎又看到毛驢,想到昨天的情景,它有些不甘心,想再靠近它試試。這時毛驢大叫一聲,老虎雖說有點犯怵,但還是走近了些,毛驢看見它狠命地一踢,老虎又嚇得落荒而逃,又跑了一段路,發現毛驢仍在原地未動,沒有追趕上來。老虎又想,它果真厲害,不僅會大叫,還會用蹄子踢,還是先找其它獵物,以後再試試吧。這樣過了一些天,老虎又看見毛驢,仍是聽到它叫了一聲,又踢了一下,不甘心的老虎沒有逃走,躲過去了,然後轉回來又挨近它,往毛驢身上擠碰,故意挑釁它。毛驢在忍無可忍,連踢了幾下,老虎都躲閃開了……這樣老虎與毛驢多次重複後,終於發現這個龐然大物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使老虎最終了解到毛驢的真實本領,最後就撲過去將它吃了。老虎徹底地勝利了!

老虎和毛驢的故事講完了,它襯托著吳總一個理念:不斷增長本領,才能勝利到底。

在這個故事裏,老虎通過觀察毛驢的行為逐漸修正對毛驢的看法,直到看清了它的真麵目。想在博弈中獲勝,就得要先“知己知彼”,然後製定博弈策略,最後發起進攻,才能取得勝利。在博弈中,人們掌握的信息經常是不完全的,在多次重複博弈中不斷收集信息、積累知識、修正自己,才能獲取成功。正如老虎最終徹底地勝利了,是由於老虎在與毛驢多次交鋒中,不斷地獲取信息,修正自己,當它發現毛驢除了大叫和用蹄子踢之外別無他法時,就從容不迫地撲過去把它吃了。毛驢的策略也是正確,它知道自己的技能有限,總想掩藏自己的真實技能,使老虎不能馬上吃掉自己,延長了自己的生命。由此想到我們自己,如果職場技能少了,終會被淘汰。

人們常提到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其實是對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間的博弈的一種描述,這是正常、必然的。從這個角度講,上邊製定政策時必須考慮到下邊可能會有的對策,否則,政策就不會是科學的、合理的。

從老虎和毛驢的爭鬥中,我們會發現在博弈中總會重複博弈,不會一次博弈就結束這種局麵,那麼在現實中,遇到重複博弈時企業怎樣求發展,怎樣成長起來呢?在下麵的例子中,我們會看到在重複博弈中,如果博弈的次數無限,博弈方會選擇相互合作的策略:

上麵說到吳總的“不斷增長本領,才能勝利到底”理念。我想,他的理念會激勵很多人走向成功,但求得在無數次的博弈中的勝利,是需要選擇合作的方式才能達到的。有這樣一個事例:

在家電業內,E公司采取了不合作的低價傾銷策略,其它公司,諸如F公司、G公司、H公司等便采取相同的策略進行了報複性競爭。十年裏,他們從來沒有一同坐下談論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惡性競爭,也從來沒有表示合作的意向。結果,沒幾年,這些公司都完蛋了,倒閉的倒閉,被吞並的被吞並。A公司的吳總深諳此道,於是提出聯手一起將價格維持一個合適水平,盡量避免長期性、大規模的低價殺傷戰。其它公司統統聯手,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裏各公司建立了良好的競爭關係,一起吞這市場的大蛋糕,大家和平共處,誰也不願跳入惡性競爭的雷池。

正是由於吳總他們經過無數次的博弈,采取了聯手共贏的策略,最終獲得了勝利,成為業內一個成功的典範。

重複博弈的次數較少,則合作就不可能實現:

有一個失敗的事例與上麵案例形成了對比:曾經馳騁在彩電界的老牌J公司五年後,準備轉產,正當這一年就是A公司吳總倡導與其它公司聯手的日子,但J公司已發現自己不再適合生產彩電了,於是不想與其它彩電企業有價格方麵的合作,在轉產之季對庫存品低價甩賣。正如一些人在快調離原單位或快退休時的拙劣表現,所謂的“59歲現象”。經過這5年短暫的博弈,J公司沒有能與其它彩電企業合作,自行其道,導致轉產,我想這也許是因為他們經不起無數次的博弈的艱苦而敗北的吧。

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博弈的次數無限,成功也就會到來:

在菜市場,我總對菜的質量、口味感到疑慮,不是我僥幸,確實在當今市場上劣質產品湧現,破壞了在消費者中的形象。我提出了我的疑慮,以為賣菜的阿姨會指責我,不願意賣給我,但賣菜的阿姨說:“你放心,我一直在這兒賣呢!”我聽到這話我想賣菜阿姨說這句話是在向人們表示,這是一個次數無限的重複博弈,我今天騙了你,我將無法在這裏生存,所以我不會騙你,菜的質量、口味肯定沒問題。我因此打消了疑慮,買下她的菜。顯然,在生活中,也是需要博弈策略的。

這就說明,在我們身邊充滿了博弈,或者我們身邊的行為、現象都可用博弈來解釋。“博弈論”不僅屬於經濟學,更是你立足於職場、深諳職場規則的必備知識。像那位賣菜阿姨,還有吳總都是為了生存而戰的人,在重複博弈無數次的情況下,打消人們的疑慮,提倡和平共處,才能生存的道理,這也正是我們要標榜的口號。

在不斷的博弈中,我們學會生存的方法,就是選擇相互合作。我們身邊充滿了博弈,隻有在重複博弈之後,才能達成共識。

3.在有限的生命中拚搏

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有限的事,才能更好地達到目的。

生活中也會看到博弈的存在。博弈始終伴隨著我們生活和工作,我們為了能勝利,就需要有博弈的策略,在有限的生命中依靠它來拚搏,才能快捷地踏上成功之路。在A公司的十年裏,我懂得了這一博弈場上的道理,它也成為我實現夢想的第一步,讓我繼續奮進。這期間,我曆經不少困苦,多虧同事們的幫助。我也為了同事們的友誼,堅持下去。克服困難,是我最大的欣慰。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做更多的事,來回報同事們對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