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呃!三小姐?三小姐!”夫子喚醒神遊太虛的我。
“夫子!”我回神,看到瑾睜著大眼睛一臉擔憂的看著我,粉雕玉琢的小臉滿是疑惑。
“三小姐,接下去是什麼?”夫子嚴肅的說。
真不愧是前禦書房行走,翰林院大學士,這個老不朽,骨瘦如柴,精氣神倒還挺足!娘地,都念了一個上午的三字經,他不煩我都煩了!真不知道老夫人是怎麼把人家請來的,這麼大學問的人居然能同意教授我和瑾這兩個黃毛小孩?奇怪,該不是他和老夫人,恩,恩?哈哈!
“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土革,木石金。與絲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元曾。乃九族,而之倫。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我看著瑾的口型大概知道了夫子說到哪裏,然後從容的接下念道。
“好了!”夫子一臉的不可置信,很嚴肅的問:“三小姐,以前學過三字經?”
“是!”我微微一笑自信的說,還別說三字經,想當初為了學好計謀工作,連資治通鑒我都看了,這點小兒科算什麼?
瑾吃驚的張大嘴,他怎麼不知道她學過三字經?因為他沒學過啊?
“那三少爺也學過了?”夫子又問。
“瑾沒學過。”我的話讓夫子愣住,這家怎麼回事?教女兒讀書居然比男子讀書早?
“夫子,我會學好的,明天就可以不用再教三字經了!”瑾站起來彬彬有理的說,我轉頭看看一本正經的瑾,心下奇怪,這三字經他一天就能學會?扯淡吧?
夫子滿意的點點頭,他現在並不埋怨老嫂子了,因為他覺得這兩孩子真是可造之材。“好,那夫子現在就給你們講授三字經的意義,你們仔細聽!”
下課後瘦夫子意味深長的看著我們兩個良久不語,我急了,能不急嗎,為了尊敬師長肚子裏還憋著一泡尿呢?悲哀啊!
等我放鬆完畢,想找瑾玩,結果轉遍了別院也沒有他的影子,哪裏去了呢?
“瑾?瑾——”我讓六吊去花園找找,我自己直奔他的臥室。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瑾認真地背誦,可是背著背著背不下去了,的確他才六歲,就算是神童一日背會三字經也有點困難吧?
“瑾,你很沒用!玉兒才學就會了,你怎麼背了這麼多遍也不會!你要加油,努力趕上玉兒,不給玉兒丟臉!”瑾放下手裏的書,自言自語。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悄悄地離開,沒有驚動裏麵認真卻倔強的人兒。我突然發現自己越拉越容易感動,眼角居然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