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魯迅在廈門大學執教時,由於工作繁忙,往往幾個月才理一次發。一天,魯迅去一家經常去的理發店理發,理發師見他長發垂耳,穿一件褪色的灰長袍,著一雙舊布鞋,心中瞧不起,便馬馬虎虎地為他理了發。
理完發,魯迅隨手抓了一把銅元遞了過去,然後抬頭挺胸揚長而去。理發師發現他交的錢是定價的三倍多,不由對他刮目相看。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來理發,穿著打扮仍然和上次一樣,但理發師卻視為上賓,送茶敬煙,精工細剪。理完發,魯迅照價付款,並沒有多付一個子。理發師非常納悶,便問道;“先生上一次給那麼多的錢,為什麼這次如此少呢?”
魯迅笑道:“上次你給我亂剪,我付款也就亂付。這次你認真地理發,我自然也就按規矩給錢。”莊子說:“物無貴賤,平等無私”;韓愈說:“一視同仁”。但我們必須承認,在這些意識的背後,總有不平等的心態出現,或對己對人缺少尊重的成分。在一些場合不尊重他人,通常意味著在某些場合對自己的不尊重。平等和尊重,不應該隻是對他人的要求。要知道,高貴的血和普通的血都是一樣顏色的。
華盛頓砍父親的櫻桃樹。
華盛頓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他從小聰明能幹,好奇心強,不論對什麼事情都喜歡問個“為什麼”。
他的父親是個大種植園的園主,非常喜愛花草樹木。他親手在自家的花園裏栽了幾棵櫻桃樹,對它愛如珍寶。
一天,父親出去了。華盛頓望著枝葉茂盛的櫻桃樹,腦子裏閃出個大問號:這幾棵櫻桃樹為什麼能長得這樣好呢?他皺著眉頭來回打量,突然自語道:“哼,這樹幹裏麵說不定有什麼‘寶貝’呢!弄開看看。”他看看家裏沒人,便提了一把斧頭,來到樹前“哢嚓”一聲把櫻桃樹砍斷了。然後,扔下斧頭,握把小刀,急切地在樹幹裏撥呀、找呀,但始終沒找到什麼“寶貝”。於是,他泄氣了,心想:寶貝沒找到,樹也砍壞了,父親回來定會打我的。
父親回來了,看到被砍斷的櫻桃樹,惱怒地吼道:“這是誰幹的?誰幹的?真是太壞了!我要扭斷他的胳膊。”聽到父親的喊聲,全家人都跑出來搖頭擺手表示不是自己砍的。
這時,華盛頓咬了一下嘴唇,走到父親跟前說:“爸爸,櫻桃樹是我砍的!”父親正要舉手打他,華盛頓睜著一雙大眼睛望著盛怒的父親說:“爸爸,我告訴你的是事實,絕沒有說假話!”聽著兒子的申述,父親的怒容頓時消失了,心想:是呀,孩子雖然損壞了櫻桃樹,但他卻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而且能誠實勇敢地承認錯誤,我怎麼能打他呢?
他親切地拉過華盛頓說:“孩子,你不必害怕,我不會打你的。因為,你這種對錯誤勇敢誠實的態度,比爸爸心愛的櫻桃樹要珍貴千萬倍!”接著他拍拍兒子的小腦瓜,詢問了他砍樹的前前後後。華盛頓又如實地向父親敘述了他砍樹的想法。父親聽了很高興,吻了一下兒子說:“是啊,對任何事情都要多問幾個為什麼。”然後父親大聲向全家人說:“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要學習我們的小寶貝華盛頓這種誠實和勇於認錯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中,誠信是人們日常交往所必備的品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在這樣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沒有起碼的誠信,在社會上立足尚不可,何談成功?亞曆山大問路。
亞曆山大大帝騎馬在俄國西部旅行。一天,他來到一家鄉間小客棧,為進一步了解民情,他決定徒步旅行。當他穿著沒有任何軍銜標誌的平紋布衣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時,卻忘了回客棧的路。
亞曆山大無意中看見有個軍人站在一家旅館門口,於是他上前問道:“朋友,你能告訴我去客棧的路嗎?”
那軍人叼著一隻大煙鬥,頭一扭,高傲地把這身著平紋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謝謝!”大帝又問道,“請問離客棧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