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封感恩信(1 / 2)

早晨,洛杉磯的一家旅館裏,三個黑人孩子,正在餐桌上埋頭寫著感恩信。這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老大在紙上寫了八九行字,妹妹寫了五六行,小弟弟隻寫了兩三行。仔細看其中的內容,卻是諸如“公園的花開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薩餅很香”、“昨天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好玩的玩具”之類的簡單語句。原來他們寫給媽媽的感謝信不是專門感謝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他們幼小心靈中感覺很幸福的點點滴滴。

他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大恩大德,隻知道對於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應心存感激。他們感謝母親辛勤的工作,感謝同伴熱心的幫助,感謝兄弟姐妹之間的關心愛護……他們對許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一直以來,感恩在人們心中是感謝“恩人”的意思。其實,“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

你是不是付出了愛。

安德魯在一座城市當建築工人,當時經濟危機已經蔓延到每個角落,因此,他的生活很艱苦。為了生存,他每天跟磚塊、水泥、鋼筋打交道,特別勞累。體力上還能支撐,但飲食實在是差得很。每天三頓飯都是硬邦邦的麵包。菜是白水煮菜葉,一點油花也看不到。剛好,工地的旁邊,也不知是誰家種了兩壟蔥,綠綠的,嫩嫩的,每到吃飯的時候,工人們就去拔些,回來就著麵包吃。剛開始拔的時候,安德魯他們就像做賊一樣,生怕被人發現了,因為偷東西畢竟是件丟臉的事情,哪怕僅僅是偷了幾棵蔥。然而,每次就餐的時候,他們又常常抵製不住誘惑,因為有這幾根蔥,飯就香甜許多。

終於,有一天中午他們再去拔蔥的時候,被人發現了。那是一個拾荒的老女人。她當時怔在那裏,表情木訥地盯著他們看了半天。建築工人們見是她,都不慌不忙地從地裏走出來。因為這個老女人,經常來工地上拾破爛。有人還說:“也不知是誰家種的蔥,就麵包吃,挺好的。”老女人哦了一聲,點了點頭,說:“也是的,也是的。”

眼看著蔥一天天的少了,一天中午他們再去拔蔥的時候,旁邊不知什麼時候又新種了幾壟,土還蓬鬆著呢。安德魯他們對這個變化惶恐不安,因為不知道主人家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有人說:“該不是在‘釣魚’吧?”大家覺得有道理。不過,沒老實了幾天,安德魯他們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因為這個工地上,除了老女人,實在沒有其他什麼人來。

有一天下雨,工地停工。安德魯和其他的工友到四周轉悠。他在工地東北角發現一處窩棚,而窩棚裏住著的,竟是那個拾荒的老女人。她正坐在門口看雨,裏邊還有一個小孩在玩耍。安德魯進去小坐了一會兒,才知道他們一家人從非洲來,來這裏已經四五年了。兒子和媳婦一早出去拾荒了,還沒有回來。留下她,在窩棚裏照看小孫子。老女人問了安德魯一些情況,安德魯低下了頭,感受到了一種來自母愛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