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如幻夢中(1 / 2)

飛花奔月廣寒宮,

後羿難追上天空。

升仙不算何等難,

難就難解女人心!

女人心似海底針,

海底針好生為難。

難捉摸定海神針,

搔頭摸耳夢遊魂。

愛從來都是人們生活中永恒的主題,人們總是渴望擁有浪漫的愛情,甚至不計後果地去追逐心中所愛,“真愛讓人戀戀不舍,為何不同歸一盡?”,即便是飛蛾撲火也在所不惜,這也許就是愛情的魅力所在吧!麵對愛情總是毫不猶豫,到最後就算被愛情傷害也無怨無悔,於是就有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樣的名句流傳於世。

作蠶絲

南北朝佚名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本詩佚名是南北朝時期,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愛情表白。她以春蠶自喻,以蠶絲比喻情絲。她象春蠶吐絲一樣,把日夜縈繞在心上的那一縷綿長的情思編織成一個溫柔甜美的小天地。她不惜為此情奉獻一切,因為她心中懷著執著的願望:“纏綿自有時。”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頷聯兩句是全詩的精華所在,“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然而這兩句卻並非李商隱獨辟蹊徑的原創,而是化用自南北朝時期的無名氏所作,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

“到底要的是什麼?愛的是什麼?心裏在想什麼?愛好如何說出口?”一點也不懂,就算開竅,懂一點半點也沒神馬用,也不知如何是好。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如此。傾國傾城,閉月羞花,沉魚落雁。耕者見羅敷,忘記手中犁。不過仔細想來,若是沒有李商隱的重新化用,這首詩也一定會淹沒在詩海之中,不被人所記起。

“這樣盲目的愛,傻乎乎的愛,死心踏地的愛,是多麼純粹呀,真的是要好好珍惜了!”作為被愛的人,也要心存感激。即使不愛,也不要那麼冰冷,用不愛去打擊愛。

羅靨隻疑身在夢中,雙目緊閉,隻道必死。等了數息,居然還能感受心髒跳動。她臉飛紅霞,張了張櫻桃小嘴,卻沒發出任何聲音。

現在不知道是誰發明了一個詞語,叫顏值。意思就是為美打分。也有人說看臉時代,臉蛋就是名片,美女有特權,說明越來越表麵化了。

或許,有那麼一刻,羅靨覺得自己無所適從,行人匆匆,盡管手機仿佛和這個世界正在緊密相連,可失落感仍止不住的襲來,那一刻,多麼想逃離這裏,逃離這一切,甚至逃離長大後的世界。

夢裏一次次似有話說,耐著性子等待,忖道:“倒是可以向這個人問問怎麼談談戀愛的事呢?”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一個帥氣的男孩子怦然心動的感覺?是否記得第一次收到情書兩手發抖手心沁汗的樣子呢?世界是這樣的嶄新,仿佛每天都探索不完,昨日就像未來的一個夢境,想抓住那曾經的單純和美好。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

美容,美發,整容,整牙麵部畸形,這五官的布局,就像寫文章。辭藻華麗是美,樸素真誠也是美。細節描寫,適當的修辭手法讓文章變美,然而,主題新穎深刻才是根本。新穎深刻有文采,這是難得一見傾心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