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遇到多麼艱難的事,要知道生活中永遠有一片陽光照耀的晴空。人生就好像一顆種子,播種下去之後,就不要去管收獲;播種的事情留給自己,收獲就留給時間。隻要把眼前的痛苦看淡,相信痛苦之後就是快樂。
有時候覺得人生太累,是因為大多數人常常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斷地猜測著別人的想法像是活給別人看。
“不要太在意某些人的話,因為她們有嘴八卦別人的事,不一定都有腦子。”不知何時起,竟然喜愛上寫小說,特別對古風情有獨鍾,於是不知不覺間也寫了兩本古代言情小說。動物係列之一《小白龍愛黑猩》和動物係列之二《豬姑娘回眸一笑》。寫的是古風,五言古詩或七言律詩,古風也是唐以後的詩人專門用來對付格律詩的。其實,詩詞在古代多是用來唱的,因此需要符合平仄方便吟唱,現在不興唱了,平仄的使命也完成大半了。說真的,還是喜歡寫格律詩(即近體詩)和格律詞的,還是推薦初學者先寫古風(也就是古體詩),以後根據愛好再選擇是否寫古風,古代占了半壁江山的古風不是照樣流傳千古了。雖然寫得不一定好,但自覺還是滿意的,因為古風言情並非為寫而寫,而是看多了古風小說情感所至,思想使然,因此矯揉造作的東西也不多。
不過,寫後在網上發布後,不同的聲音並非批評作品的立意和內容,而是對故事情節以委婉的指正,當然我是不能接受的,因為也有忠實粉說:“你是非常著名的作家。”忠實粉絲極力主張平仄是很值得尊敬的,這充分體現了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鐵粉都是看得懂作品的忠實粉,看不懂的嗬嗬!故事情節曲折蜿蜒,跌宕起伏……似乎沒有故事情節,所以一般人看不懂追捧不了的作品。
在人類的曆史中,世界文化史上,甚至很多有名的人都是這樣,通過這種人心的東西寫一種人性的複雜。這樣創作的角色,在過去的作品中不多,原因就在於難創作,要麼很好,要麼一棍子打死。事實上,這個人物的塑造在這裏麵基本上屬於活的人,整部小說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相當於某個事件的按鈕,因為人性本色,因為人心的按鈕啟動整個小說。
注意到有一些,剛開坑寫了一兩章小說就寫不下去的人,受到批判的意見後都不再寫了,意見最多也最見效的就是這小說很垃圾。垃圾咋聽起來還真深奧的,對初學者來說還真會嚇著,而且紛紛嚇退,其實他們會發表批判意見的人,應該說是看的小說比較多的,對小說也還不算陌生,隻是這個“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因個人喜好而把一些有個性的寫作愛好者拒之門外了。
寫此文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熱愛寫作小說,又不敢涉足的人拉進來,別被他們不良的評論就給嚇跑了,讓各種寫歪小說的知音更多,最後作品多了,終會出現一些優秀的來。
那麼到底什麼是小說呢?回答的越直白越淺顯大家才越容易理解,進而也就不產生畏懼了。
大約是知識變現的概念,很多人把寫作當做了自己成為“斜杠青年”的成本最小嚐試。隻要手頭上有一部手機就可以推廣個人自媒體,寫作,這個東西,說它難吧,畢竟從小學就寫過,一直寫到工作都要寫總結,上手容易。
再說吧,網絡小說的寫手,像唐家三少這樣的頂級網絡作家,年收入破億,成神這是一個很大的誘惑。中層作者,月收入在三萬左右倒不算吹牛,而知名網絡小說作者,加上ip改編遊戲、影視作品的版權收入,月收入超過百萬的並不在少數。既然寫小說可以賺這麼多錢,對於網絡小說寫手來說,現在已經是一片紅海,想要寫出精彩到能夠賺錢的小說,其實也已經不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