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的對誌願的統一要求是考前二十天填報誌願,這時的準考生們心裏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至於什麼專業好就業這個問題,就不要在意了。時代的需求時刻都在變,畢業了總會找到工作的,哪怕它與所學專業不符。
陳墨拿到誌願表的時候,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她還沒有想好該怎麼辦。其實她對k大感情挺深的,可是如果她再去讀了k大,大二時會不會再出一場車禍呢?她雖然有耐性,脾氣好,那並不意味著她可以忍受生命在七年裏一次的輪回,那樣幹脆還不如不要重生好了。不選k大的話,之前那些好室友,好同學就該錯過了。或許庸碌餘生裏也再不會相遇。
站在選擇的路口,她左右迷茫。死亡的滋味怎樣都稱不上好受,她不想再嚐試;那些人對她來說很重要,她又舍不得放棄。
周末,陳墨帶著那本報考學校參照書回了家。現在學校對高三學生的管理很寬鬆,她索性跟班主任請了幾天假,回家參考一下爸媽的意見再一起決斷吧。
陳墨自然不會把自己的顧慮告訴爸媽,隻表達了想要聽聽他們意見的願望。他們家一向民主,從前的高三那會兒,她家搬到M市,她一意孤行選了k大,離家在外。這一次,她不會再走遠了。
“墨墨,你是想在哪個省份讀書呢?”怎麼著就是四年,呂笑桐握住了陳睿崇的手,他們倆暫時還等得起,也耐得住寂寞。
陳墨知道前世的父母雖然同意自己去外省讀書,但是平時一定非常想念自己。可離家太遠,一般幾天的假期都不能回家,隻好等待寒暑假。看著娘親大人臉上一閃而過的不舍,她心裏更加後悔當時的自己怎麼那麼自私。幸好她還有機會改正,幸好一切都沒有結束。
“我想在S市讀大學。S市好的大學挺多的,離家近一些也比較方便。”從陳墨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異樣。
呂笑桐和陳睿崇對視一眼,都在心裏悄悄鬆了一口氣,在本市更好,他們原本以為最近也是省內的其他城市呢。他們對子女的要求並不高,以後能自己養活自己就好,他們不圖什麼回報。孩子長大了,知道心疼父母了,這才是他們為人父母最大的欣慰。
陳睿崇對S市的大學了解甚多,他們公司還在其中一家蠻不錯的大學旁邊呢。
“本市的T大,L大,K大還有G大都不錯。T大整體偏文,L大機械類是強項,K大的語言類也不錯,G大在金融與統計方麵很有建樹。”
她真心是個理科生,如果去T大似乎說不過去,機械僧多粥少,如狼似虎的她怕有朝一日被男人同化了,L大也被叉掉了。如今能選的就剩下K大和G大了。
要不要故地重遊,她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陳墨在家呆了兩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倒是司雲的一通電話給了她思路。
“我知道你請假回家了。小墨,我沒別的意思,我是想告訴你,我報考軍校了。”司雲的語速緩慢地出奇,似乎是做出這個決定十分沉重,又好像是在逃避著什麼。
陳墨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鎮住了。司雲不是該去K大的嗎?就算不去K大也不應該報軍校啊?。
放下電話,她還是沒能消化這個消息。
如果司雲不在K大了,那麼從前的同學是不是也有可能不在K大了呢?即使她去了K大,見到的也不一定是從前的同窗了。
這回大概什麼都沒有了。重生以後有時她會想起大學時一起挑燈夜戰的室友,期末的日子簡直比高考還累。看到優異的成績時,又笑得比吃糖都甜。那些人,那些時光,沒有機會再重新經曆了。
所有的設想,美好,相處都變成她一個人私藏的夢,看不穿的過往,看不到的未來,在冥冥之中有了一絲契合。
未知光年的夢裏,闌珊著陌生的人和事。那是下一次的多情,無關曾經模樣。就這樣吧,讓過去的過去,不再執著,讓該來的到來,不再反抗。
相信不會再有人,像她一樣錯過。知否,知否?直是為他消瘦。
物是人非。
陳墨把自己要報G大的決定告訴了爸媽,兩人沒有多說。倒是她該回學校了,陳墨拎上行囊返回學校。
“你們都要報考哪所學校?”大學和高中不同,高中總是以學習為主的,學校的升學區域劃分也都固定在本市。選擇大學則是多了許多不定的因素,對某個城市的喜歡,對專業的偏好,不一而足。
“S市內的。”王可笑得一臉甜蜜。
陳墨不知道報本地的大學怎麼就能讓王可笑得那麼猥瑣。姑且把這個笑容的內涵這麼判斷。
王可看出陳墨一臉的求知欲,“我和孫天翰說好了,我們倆都報考S市的G大,他學計算機,我學生物。”雖然不是同一專業,但她和孫天翰還是可以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