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書前月下(1 / 1)

不同的文化應征著不同國家的特色,我最喜歡美國作家梭羅所寫的瓦爾登湖,那是我從爺爺家裏找到的一本書,書本上簡簡單單的介紹,卻緊緊的把我吸引住了,是他獨居在瓦爾登湖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裏的所見,所聞,所思和所感。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罕見豐富。每讀一章都會給我自身帶來若有所思的見聞,甚至我都想成為那樣自由自在的人。

我最喜歡這樣一句話不管你的生活多麼的卑微,你還得麵對它,繼續生活,而不要逃避,更不要詛咒他。生活未必像你想的那麼壞。當你最富時,其實最窮。吹毛求疵之人即使到了天堂也會挑三揀四。哪怕在貧窮,你都要熱愛生活。即使在貧民窟或是富人區,陽光在窗戶上的反射都同樣閃亮,積雪同樣在早春融化。我覺得內心寧靜的人,無論生活在哪裏都像在皇宮一樣,心境開朗,生活知足。在我看來,城市裏的窮人通常都過著最獨立的生活,也許是因為他們偉大到能毫無愧色地接受施舍。很多人是不屑於接受城市裏的支援的,可是實際上他們往往采用不誠實的方式來維持生活,他們不但不超脫的,而是不光彩的,像聖賢一樣把貧窮看成花園裏的花草來培養吧!不要自找麻煩地尋求新花樣,無論是新的朋友或衣服。溫故而知新,回到舊事物裏去。

其實我們好好的去想一想一切都是隨緣而定,但是不要放棄你現在所擁有的。

創作與創造可謂是息息相關的。他能表達出當代社會人的內心以及要達到的小目標。

現代與古代所有文學形式都表達本人或者社會所渴望的,貫穿古今,所有一切放佛是一個輪回,又仿佛是一個成長經曆,也表達了社會從原始到如今科技發展。

這些必定與我們思想成正比,因此大部分書籍都貫徹可一種很前衛的思想。

當然也描繪了很多的情緒,對生活態度。

現在我們都向往自由,我自認為而言,無可厚非是不想有太多的壓力,不論什麼年齡段的人都想回到從前,去追溯那失去或者浪費掉的青春時光。那種年少懵懂,和小夥伴們玩耍的那種心情。但是時光總是往往打怕眼前的寧靜,好似在夢中沉睡,夢魘卻打破了美好,從夢中醒來,希望或者渴望這一刻不要再來,年輪擴大,時間如光速飛逝,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此過去。

總結來說隻能用一字形容殘酷”我們在這青春這條路上會失去許多許多,浪費的也會很多很多,如初戀,每個人心中或許口頭都會想想那個畫麵,第一次約會,都是油然而生的,這也是青春避免不了的。

我在網上發表這本夕陽下的柔光,不為別的!隻為讓人記住在你成長道路上會有很多回憶值得追溯。

我常常看著我自己,其實我對自己並不滿意,滿意現在的狀況,看著越來越年長的自己,內心卻越來越幼稚,總是不情願但又非常渴望打開聊天軟件去群裏聊天,因為他寂寥了,孤獨的就像楊樹上最後一片葉子落下,離開大樹的依靠。我偶爾獨自做一些我不情願事情,我實則是告誡我自己,我不想失去,失去曾經的曾經,我想留在十八歲的青春時光,陽光下的溫柔,互相依靠,想留下那段美好。我感覺我所身處的地方,到處都是滿眼金光,有時我痛恨這樣這樣的自己,我甚至渴望現在的夢想就是回到那年?那年的時光,春芽萌發,細雨蒙蒙,夏天鳥兒歡巢,秋天落葉繽紛,格外淒苦,冬天皚皚白雪,好似銀裝素裹般。

魯迅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我在旅途中歸來,望著明霞之處,眼中總有許多惋惜,有極度疲憊有時想停下來,看遍山海無涯,總想找到歸屬感,滿山夕陽紅,又有太多複雜情緒,望天,夜裏星星閃爍寥寥無幾。又彷佛要墜落下來一樣,但我仍然相信明天更加美好,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伴隨著青春漫漫路,我們又有許多未知,不過我們要像溪水一樣川流不息。永恒流入大海。

我們會成為曆史的見證者,見證奇跡到來。我們必須經曆事物,有因必有果,一切都會重新開始,就像冬天即將過去,迎來的將是春回大地,朝氣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