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裏照例大擺接風宴席,一家人把酒敘舊,無非外邊新聞、朝廷消息、家下俗事等等話題,母子兄弟兒女之間有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自不待表……單說宴席一畢,賈政與王夫人便喚來寶玉,夫人道:“我的兒,你如今滿十二歲了,常言道,男長十二奪父誌,甘羅十二為宰相,你舅舅十二歲時便能熟讀四書五經,你如今整日價混在丫環堆裏,打打鬧鬧,早晚成何體統!你父親在朝為官,身不由己,多在外,少在家,老祖宗又寵著你,打量我一婦道人家能把你咋樣?你要爭點氣啊!學學好,成不成啊,我的兒?”夫人眼圈紅了,賈政一旁咬牙切齒長籲短歎,滿臉的恨鐵不成鋼……
見賈政氣得滿臉通紅,王夫人定了定神,又道:“一十二歲上學,年齡是有些大,可這幾年你實際上是在家學裏混的,也算是幼兒園大班的吧,幼兒園是哄娃娃的,趕明兒入了小學才算正式接受教育,隻要勤學,早晚能成才,一樣的光宗耀祖,不算遲的……”
寶玉先前見父母如此光景,方有一絲悔意,不想母親又提起了家學之事,生怕母親又說起什麼,趕忙道:“父親,母親,非是孩兒我不用功去學,實在是咱那家學辦得太差,代儒老先生不懂英語,不會電腦,光會念‘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社會發展這麼快,我學一肚子四書五經,將來出去打工都沒人要!”賈政暗暗稱奇,心想這小子懂得的倒還不少,看起來這三年沒有白過……寶玉說的倒也有理,如今網行天下,就連他的衙門都是網上辦公,他自己不懂電腦操作,書辦們隻好把公文下載打印再送他批閱……他還尋思,借休假找個地方惡補幾天NIT,好歹拿個證書,不然提拔不提拔的不待說,年終考核怕是要下崗的……如此想來,心上便動了改造家學的念頭,心裏一動,看兒子的眼光便柔和了許多……嘴上卻說:“休得胡說!代儒是當今國學大師,享受朝廷特殊津貼,馬上要當選院士,豈是你個蠢才議論的……你隻管念書,再貪玩,仔細我揭你的皮!”寶玉嚇得不敢吱聲……
(三)
賈府家學原本是個義學,是賈家的始祖們創立,離榮寧二府也不過一裏之遙……當年設立義學時規定,家族中(也包括佃戶、長工等那些累世在賈府打工者的子女)凡貧窮子弟上不起學的皆可免費入此就讀,學中一應費用皆由有官爵的按俸祿之多寡供給,共舉年高有德之人主持……
賈代儒主持家學已有近三十個年頭,賈政少年時代便在此度過……義學開始還辦得不錯,解決了不少窮孩子讀書難的問題,加之管理嚴格,教師認真,也出了不少人才……
賈代善襲了榮國公一職之後,深感創業不易,守業更難,光靠襲職,吃祖宗的飯是不行的,當年老太爺是憑戰功掙來的榮耀,如今和平年代沒有真才實學是不行的……要為賈家培養一批年輕有為的幹部,充實到朝廷各部,乃當務之急……於是與史老夫人商議,在家學內另設立一個“讀書班”,如賈赦、賈政、賈雨村、早死的賈珠、後來遁入空門的賈敬、嫁給鹽商林如海的賈敏、入宮做了女使的元春,還有後來下海經商的冷子興、做了賈府後勤部長的王熙鳳等人皆在此上過學,而且賈璉與鳳丫頭還是在“讀書班”裏談的戀愛……
後來名氣一大,遠親親近鄰鄰,八竿子打不著的、非親非故的、隻要姓賈都來上學,供給費用的也遲三慢五講出各種理由推諉了事……慢慢地,學中費用無從著落,好教師紛紛離去,房屋桌凳年久失修,加上學生魚龍混雜,其中不乏刁頑之徒、紈?子弟,漸成幫派,爭風吃醋,好像還成立了什麼“同誌會”之類的組織,“讀書班”早已不辦了……總之一派烏煙瘴氣,一片破落景象……代儒一氣之下告了病假,學中之事便委托了侄兒賈瑞照管……
賈瑞本是破落子弟,父母早亡,寄養在伯父賈代儒名下教養,書沒讀下多少,鬥雞走狗、眠花宿柳、隔牆撇磚、混吃混喝的事卻樣樣在行,代儒年邁,拿他沒法,責罵不頂啥,好像秋風掠過耳邊;有心打他一頓,給點厲害瞧瞧,年邁之人又哪裏是他的對手?棍杖尚未拾起,便遭他搶去折斷,無奈隻好報請府上給個家學助理的名義,每月領幾個散碎銀子,一為度日,一為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