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如何確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2 / 2)

②2工薪階層。在滬深股市的投資者隊伍中,屬於工薪階層的不在少數,他們將自己多年的積蓄投入股市,卻未必獲得多少收益。他們屬於低收入階層,是股市中的弱勢群體,資金少,條件差,信息閉塞,無論從哪些方麵都根本無法與專業投資機構相比。這一群體要想在股市中生存最好的投資策略是采取價值投資,即選擇質地優良的股票長線持有。而且一定要選擇買入的最佳時機。投入的資金應控製在自己全部閑置資金的1/3左右為宜,且應分批逐步買入,即股諺所說“慢慢買,快快賣”。因為股市的底部區域概念比較寬泛,普通投資者要想真正買在低點並不容易,在底部區域越低越買的方法,即使買不到最低點,至少可以買到相對的低點。如果買在了低點,就要長線持有,除非股價在很短時間內翻番則應毫不猶豫地賣出。一旦賣出,就不要輕易買入,至少應將投入的本金撤出,等待下一次機會的到來。

③2白領階層。白領階層收入較高,大多屬於中產階層,如果是有房有車族,除還貸外閑置的資金通常比工薪階層要多。這一群體缺少的不是資金,而是時間,他們大多工作壓力重,閑暇的時間需要放鬆和減壓,投資於股市無疑將給他們增添更多的壓力。價值投資策略對他們也適宜,除選擇質地優良的股票買入外,還可以用相同數量的資金買入指數基金,用兩種方式為自己的資產增值。購買基金時要精心選擇,不可輕信銷售人員的介紹而盲目買入。

對這一階層中家庭負擔較重者,比如需要贍養老人,教育子女等,應首先保證這方麵的需要,以一定數量的銀行儲蓄作為保障。剩餘部分可以有計劃地選擇適當的投資品種,比如基金定投等。

④2退休人員。退休人員是擁有閑暇時間比較多的老年群體,這是炒股必要的條件之一。此外還必須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一定的文化基礎和閑置的資金。如果不具備以上這些條件,最好遠離股市。理由有二:其一是資金較少,一旦虧損就會影響生活的群體最好不要涉足股市。股市是資金博弈的場所,風險無處不在,一旦發生虧損就會影響生活,影響情緒和身心健康,所以將有限資金作為生活的保障比投資股市更明智。其二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和健康的身體。投資股市除需要關注大盤和個股的走勢外,還要做大量的盤後工作,諸如看報表,分析宏觀經濟形勢,研究政策走向以及複雜的技術分析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健康的身體。有的老年人由於承受不了股市暴漲暴跌,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而身亡的事例,在股市中時有發生,結果給家人留下諸多遺憾。

在資金、文化、健康各項條件均具備的情況下,投資者可將一部分閑置的資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采取價值投資策略,長期持有質地優良的股票;另以少部分采取主題投資策略,追逐市場中的“熱點”股票,並嚴格按照趨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