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運行並非隻有上漲和下跌兩種方式,還有第三種方式——整理或稱盤整。整理形態通常出現在上漲或下跌的中繼形態,上升旗形示意圖即一段上漲行情後,市場需要集聚上漲的能量而進行必要的回調整理;或者經過一段下跌之後,市場遭遇抵抗,開始醞釀反彈。整理形態一般不改變指數或股價原有的運行方向,整理形態完成後,會繼續沿著原有的方向運行,隻有三角形突破是例外。
(1)旗形整理形態的辨認與操作
旗形整理形態是在股價經過一段短期波動後,形成與原來趨勢不同的傾斜的長方形,就像一麵旗幟掛在旗杆上。旗形整理形態分為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兩種。旗形在形成過程中成交量漸次遞減。
①2上升旗形。股價經過連續漲升後,形成一個上下幅度不大的價格平台區域,該區域的高點和低點形成兩條平行線,成為上升旗形。
上升旗形的整理形態是投資者買入的機會,在旗形的下邊線附近買入,等待整理完成突破上邊線後賣出,當有較好的收益。
需要提醒的是,上升旗形大部分出現在牛市的第三階段,往往預示升勢將進入尾聲。
上升旗形的突破必須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突破後最少的量度升幅應與旗杆的長度相等。
②2下降旗形。與上升旗形相反,當股價經過一段連續下跌之後,會形成一個波幅不大的整理區域,其高點和低點形成一個好似一麵倒插的旗幟。
下降旗形通常出現在熊市初段,預示市場將會繼續急速下跌,此時形成的旗形特別細小,最短可以在三四個交易日完成;
出現在熊市末端的下降旗形,形成的時間一般較長,且跌破後向下的跌幅有限。向下突破時放量,跌幅最少與下降旗形的旗杆等長。
(2)矩形整理形態的辨認與操作
矩形整理形態的特點是股價處在一個箱體內運行,每次上漲時都會受到上邊線的壓力而回落,每次回落時又會在同一水平獲得支撐。股價在上漲時成交量放大,股價回落時成交量縮小。
矩形整理通常是由主力機構洗盤形成,上方的壓力線是主力打壓洗盤位置,下方的支撐線是主力的護盤位置。典型的矩形整理是難得的買入機會,整理的時間越長,突破後的行情越大。當然,有效的向上突破必須成交量放大。
(3)楔形形態的辨認與操作
楔形,由兩條同向傾斜、相互收斂的直線分別構成股價的上限和下限,上限與下限的交點稱為端點。楔形又分為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
①上升楔形。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出現技術性反彈,當股價彈升到某個高點後就應聲回落,在未回到前次低點時又獲得支撐而上升,並且越過上次高點形成逐波上升的走勢。第二次上升至另一高點後,股價再度回落。把兩個高點和兩個低點分別用直線連起來,就形成一個上傾的楔形。
在上升楔形整理過程中,股價的波動會逐步減弱,直至趨勢反轉,在跌破下限後仍然還會下跌,不僅會將漲升的價格全部跌掉,甚至會跌得更多,投資者不可輕易入場做多。
②下降楔形。與上升楔形相反,股價經過一段上升後,出現獲利回吐,新的回落浪比上一個回落浪要小,成交量相應減少。下降楔形整理形態通常多為向上突破,當突破上限時,是一個買入信號。其後股價會形成徘徊狀態,隨著成交量的增加,股價才會結束徘徊走出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