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回賈政歸家路途遠熙鳳感恩興家門(1 / 2)

原來妙玉俗家名字叫妙真,與馮紫英是青梅竹馬的朋友。當初兩家大人也有意與二人定親,可後來馮紫英家遷居京城,兩人就斷了聯係。後來妙真的父親得罪了當地的惡霸,被他們追殺,為了女兒的安寧,父母忍痛把女兒送進了廟宇,但要女兒帶發修行,好等日後見到馮紫英,與之結親。那馮紫英搬到京城後,也回鄉去找妙真,可就是不知妙真是死是活,但他心裏一直認為妙真不會死,雖說她家遭了難,但誰也沒聽說妙真在其中,所以,這幾年馮紫英隻要有時間,就要去南方尋找妙真。這一次,因公事受了傷,便來到姑姑的庵堂修養,也是為了打聽一下有沒有妙真的消息,沒想到竟在這兒碰到了,這不是天緣嗎?二人都非常高興,馮紫英就把妙真帶回了京城,不久,二人就結了親,幸福地生活著。

再說賈政等人接到特赦令後,欣喜若狂,苦日子總算熬出了頭,都迫不及待地往京城奔。賈珍、賈蓉父子畢竟年輕一些,速度就快一些,而賈政、王夫人和邢夫人,由於年紀大,身體又不好,加上有把賈赦的遺骸帶回來了,速度就非常慢。往往一天走不了多遠,就累得氣喘籲籲,晚上投宿到客棧,累的腰酸背疼,難以入睡。心裏也著急,但腿腳卻不聽使喚。

這一日,剛走了沒多遠,一不小心,賈政滑了一跤,崴了腳,疼的“唉喲、唉喲”直叫,王夫人一見,知道走不了了,便扶著賈政,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客棧,王夫人央求店小二去尋大夫,求了好半天,因為店小二見他們穿的破破爛爛,怕給不了錢,最後禁不住央求,就去找了個大夫,大夫瞧完之後,說不礙事,休息幾天就好了,給了幾貼膏藥,因為王夫人手裏沒有什麼錢,大夫一見,連藥方都沒開,就走了。三個人隻好住在客棧,等賈政的腳好一些再走。眼見得賈政的腳一點也不見強,身上的銀兩卻花完了,連店錢都交不上了。店老板卻不高興了,要他們趕緊找人交房錢。賈政等人在這兒人生地不熟,找誰借錢啊,心裏就更著急了。膏藥也用完了,賈政的腳才稍稍漸強。可交不上房錢,店老板不讓走,三個人就更著急了,可也沒什麼辦法,隻好先在客棧暫住,但飯錢也沒有了,三個人已經兩天沒吃飯了。每日裏,就是喝點兒水充饑,可越喝,肚子就越餓。眼看要熬不下去了。

這一日,太陽都老高了,可三個人誰也起不來了,餓得頭昏眼花,渾身無力。正在難過時,店小二和一個年輕人推開門走了進來。賈政一見,忙道:“小二,能不能賒碗飯吃?”小二道:“你們是不是姓賈啊?”賈政道:“是。”那個年輕人道:“您可是政老爺?”賈政有氣無力的道:“不敢如此稱呼,我是賈政。”那個年輕人道:“我是您公子的內弟的書童,奉我家姑奶奶的命,來迎接三位。不好意思,因為要沿路尋找,這才找到您老。請不要怪罪!”說著回身對店小二道:“還不趕緊上飯嗎?”店小二一看,就知道這位有錢,忙笑著道:“馬上上,馬上上。”可嘴裏說著,就是不動身,那個年輕人從懷裏掏出一大錠銀子,遞給了小二,道:“還不趕緊上飯嗎?”店小二接過銀子,高興地道:“您老等著,馬上就上。”說著跑了出去。

一會兒功夫,飯菜就端來了,賈政三個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填飽了肚子,這才有力氣問起事情的緣由。原來,寶玉怕自己的父母年紀太大,身體也不會好,就與黛玉商議,想讓學堂學生放幾天假,自己去接父母。黛玉不放心,又不好不讓去,正躊躇間,林方告訴姐姐,自己的書童去就可以,而這時的林方以考上了秀才,正準備參加秋闈呢。見姐姐著急,就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黛玉一聽,也覺得好。寶玉聽了,先是不太同意,可這時,黛玉又有了身孕了,寶玉高興的什麼似的,賈母更是高興,說什麼也不讓寶玉去。寶玉一見黛玉那難受的模樣,心裏哪舍得離開,就同意讓林方的書童去。林方的書童叫林童,這幾年陪著林方求學,自己也大長學問,知書達理,一聽,就帶著盤纏,駕著車,高興地上路了。一路打聽,一路走,這日正好打聽到了賈政等人,在此居住,就救了急。賈政等人聽了,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原來老太太在林丫頭那兒,林丫頭回了生,和寶玉結了親。自己又有了孫子,媳婦又有了身孕,賈家要人丁興旺啊。可王夫人高興過後,又擔心起寶釵來,寶玉知不知道寶釵現在何處?將來怎麼辦?實在不行,就算寶玉有兩房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