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宋】杜小山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這首詩是詩人在深冬小寒之夜招待來客時即興之作,表現了一種“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喜悅心情,爐內炭火熾紅,茶水沸騰,窗外月光皎潔,和往常沒有兩樣,但今夜卻感覺那梅花的香氣格外襲人。“茶當酒”表現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雅,“火初紅”喻意待客的熱情,“一樣”與“不同”反映出詩人此時此刻的特有心境,寥寥數語,暗中呼應,其情景、心態、意境,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臘梅香【宋】喻陟曉日初長,正錦裏輕陰,小寒天氣。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問隴頭人,音容萬裏,待憑誰寄。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揾:用手指按、擦。跟前文所講到的《望梅》、《寒夜》一樣,這首詞也是詠梅的佳作。在小寒的天氣下,梅花不畏嚴寒“生發”,還散發著香氣,正如人們所說的“梅花香自苦寒來”。
2.小寒民間諺語有關小寒的民間諺語也多與天氣變化、農事活動有關。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臘七臘八,凍死旱鴨。
臘七臘八,凍裂腳丫。
臘月三白,適宜麥菜。
九裏的雪,硬似鐵。
臘月三場白,來年收小麥。
臘月三場白,家家都有麥。
臘月三場霧,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
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不怕家裏少,就怕不去找。
牛喂三九,馬喂三伏。
臘月栽桑桑不知。
三九四九,凍破碓臼。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嚴密來防凍。
數九寒天雞下蛋,雞舍保溫是關鍵。
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九裏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
一早一晚勤動手,管它地凍九尺九。
草木灰,單積攢,上地壯棵又增產。
天寒人不寒,改變冬閑舊習慣。
犬寒文化賞析大寒節氣的文學作品,其主色調就是“寒”,有些淒涼,有些悲壯,讀來常常令人回味無窮。
1.大寒詩詞鑒賞大寒賦【晉】傅玄五行倏而驚騖兮。四節終而電逝,諒暑往而寒來,十二月而成歲。日月會於析木兮,重陰淒而增肅。在中冬之大寒兮,迅季旬而逾蹙。彩虹藏於虛廓兮,鱗介潛而長伏。若乃天地凜冽,庶極氣否,嚴霜夜結,悲風晝起。飛雪山積,蕭條萬裏。百川咽而不流兮,冰凍合於四海,扶木憔悴於嚦穀,若華零落於濛汜。
蹙:緊迫。暘:日出。暘穀:古書上指日出的地方。汜:同泛。
傅玄這首《大寒賦》寫出了大寒期間的天氣特點。看這一派嚴冬景象,天地凜冽、嚴霜夜結,飛雪在山頂上堆積,到處白茫茫一片,廣闊的天地,令人心胸豁然開朗。
答人【唐】太上隱者偶來鬆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本詩作者是一位唐代的隱士,常年隱居於終南山中,自稱太上隱者,生平不詳。詩的大意是,有人問他有多少歲了,他就說:我偶爾會來到鬆樹下,頭枕石頭睡覺。深山中沒有日曆,所以到了寒氣消失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我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年紀,怎麼回答你呢?詩人這裏以自己的隱居生活和山中的節氣變化,向人們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高人形象。
村居苦寒【唐】自居易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褐裘覆絁被,坐臥有餘溫。
幸免饑凍苦,又無壟畝勤。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絁:一種粗綢子。這首詩分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寫農民在北風如劍、大雪紛飛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他們是多麼痛苦啊!後一部分寫自己在這樣的大寒天卻是深掩房門,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蓋,既無挨餓受凍之苦,又無下田勞動之勤。詩人把自己的生活與農民的痛苦做了對比,深深感到慚愧和內疚,以致發出“自問是何人”的慨歎。
大寒【宋】陸遊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
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拂麈取一編,相對輒終日。
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信能宗闕裏,百氏端可黜。
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
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大寒期間,適逢大雪,道路阻塞不通,無奈之下,作者隻好“閉戶”不出。閑來無事,做點什麼呢?那就感慨一下人生,暢想一下未來吧。
大寒出江陵西門【宋】陸遊平明贏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
醉麵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
不為山川多慷慨,歲窮遊子自銷魂。
陸遊寫過很多有關節氣的詩歌,這首《大寒出江陵西門》就是他在大寒節氣裏所作的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作者騎馬出城,麵對一片蒼茫蕭條的景象,心中不僅沒有悲涼,反而湧起了一腔豪情和感慨。
回次媯川大寒【宋】鄭獬地風如狂兕,來自黑山旁。
坤維欲傾動,冷日青無光。
飛沙擊我麵,積雪沾我裳。
豈無玉壺酒,飲之冰滿腸。
鳥獸不留跡,我行安可當。
雲中本漢土,幾年非我疆。
元氣遂隳裂,老陰獨盛強。
東日拂滄海,此地埋寒霜。
況在窮臘後,墮指乃為常。
安得天子澤,浩蕩漸窮荒。
掃去妖氛俗,沐以楚蘭湯。
東風十萬家,畫樓春日長。
草踏錦靴緣,花入羅衣香。
行人卷雙袖,長歌歸故鄉。
鄭獬(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舉進士第一,授陳州通判。人直集賢院,修《起居注》。神宗時為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以侍讀學士出知杭州,遷青州。後稱病求退,提舉鴻慶宮。工於詩,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文辭質樸自然,風格爽朗潑辣。亦能詞,俏麗雋永。
著有《鄖溪集》。有詞見《花庵詞選》。
這首《回次媯川大寒》盡管不是鄭獬的代表作,但其藝術水平還是值得肯定的。本詩前半部分描寫了大寒期問惡劣的天氣,後半部分筆鋒一轉,又給我們展開了一幅春日的畫卷。風格由悲而喜,起伏跌宕,場麵宏大。
2.大寒民間諺語大寒是反應天氣變化的一個節氣,所以有關大寒的民間諺語內容也多以天氣為主題。
大寒不凍,冷到芒種。
大寒不寒,人馬不安。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南風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
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大寒豬屯濕,三月穀芽爛。
大寒天氣暖,寒到二月滿。
大寒牛眠濕,冷至明年三月三。
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
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
交了大寒就是雪,明年又是豐收年。
大寒霧,春頭早;大寒陰,陰二月。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
數九寒天天不寒,來年田裏少糧食。
大寒東風不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