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給四歲半的女兒講了北極冰川快速融化、北極熊生存受到威脅的氣候知識,女兒突然仰起臉,非常焦慮地問我:“爸爸,將來北極熊要在海水裏生活麼?”
我竟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我好不容易給女兒找來了這張圖片。
看著這幅圖片,我們似乎聽到這頭北極熊在哭訴:“地球再暖化,就看不到我了。”
2007年9月7日,美國地質調查所發布一係列報告指出,因為全球暖化導致北極海冰層融化,可能使北極熊的數量在未來五十年內減少三分之二!
以地質所研究小組使用的模式推估,到2050年時,北極海盆緣的北極熊理想棲息地,在夏季期間可能有多達百分之四十二範圍會消失。
而夏季是北極熊的重要獵食與繁殖季節。北極熊利用海洋冰層為平台獵殺海豹,以之為主食;但因為氣候變遷,北極地區的海冰逐漸融化減少。
獵食範圍縮小,北極熊將因難以找到獵物而餓死。冰層溶化或變薄,會令它們失去棲息地,無法繁衍後代。
2008年6月16日,冰島北部的沙達克洛庫爾鎮附近的一名12歲小女孩艾薩爾森出門溜狗時,在家中農場不遠處發現了一頭北極熊。
艾薩爾森說:“我看到一個白白的東西,還以為是塑料袋,後來才回神過來知道是北極熊,馬上跑回家。我這輩子還沒跑這麼快過。”
冰島很難得看到北極熊,因為它們從北極圈的天然棲息地,穿過結冰的水麵,遊泳數百公裏後,才能到達此地。
氣候變化已致使一些北極熊同類相殘。
這頭北極熊,是過去兩周來在冰島現蹤的第二隻。這說明氣候變遷對大型北極動物已經造成嚴重威脅。
根據加拿大環境部野生動植物保護署提供的一份報告,生活在加拿大哈得孫灣的北極熊的數量一直在減少。目前哈得孫灣冰塊的融化時間比20世紀中期提早了三個星期。這就迫使北極熊向內陸深處後撤,而此時他們尚未能夠為身體補充足夠的脂肪儲存。然而,即便是在看似原始的北極環境中,北極熊也受到了擾亂荷爾蒙的化學物質的擴散和全球變暖趨勢的威脅。
生活在哈得孫灣的北極熊的獨特之處在於,冬眠期間,它們往往禁食6~8個月,因此全靠冬季狩獵維持生存。如北極的夏季無冰期延長,北極熊就隻得饑腸轆轆地呆在岸上,而且這種難熬的日子也就長得多。由於結冰期遲遲不到,北極熊就無法獲得對其生死攸關的脂肪儲存。而這會影響到北極熊的繁殖,也會影響到雌北極熊產奶的能力。科學家已有充足的證據證實,由於以上原因,北極熊的生育率下降了15%。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另一個聯合國機構即世界氣象組織合作成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負責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各種影響進行評估。該小組研究結果表明,北極屬生態係統極端脆弱區,而且比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更加脆弱。
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深科學家薛瑞茲表示,受全球暖化影響,北極冰層有五成幾率,在2008年9月暫時完全融化,速度比預期快很多。薛瑞茲指出,“之前認為會提前到2030年,現在卻可能提早到今年9月。”他說,就科學角度而言,北極隻是地球上的一個點,但是象征意義重大:“北極應是冰天雪地,不該變成一片汪洋。”
由於冰層融化,北極熊不得不花費更長時間捕捉食物,餓肚子成為常事。
BBC的紀錄片《地球》(Earth)為我們展現了悲情的一幕:一頭瘦骨嶙峋行將餓死的北極熊,博了命,衝進海象堆裏,宛如被風車一次次檔回的唐吉珂德。等待它的隻有死亡。
耐不住饑腸轆轆的北極熊,有時隻得同類相殘,獵食小北極熊。環保人士曾經在加拿大哈得遜灣觀察到並拍攝下北極熊同類相食的殘忍恐怖畫麵。一隻雄性北極熊設法將一隻小北極熊和它的媽媽分離,然後捕捉並殺死了這隻可憐的幼仔。一頓美餐之後,這隻雄性北極熊叼著血淋淋的小北極熊殘骸“回家”繼續享用。呼籲世界各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環保人士稱,他們記錄到越來越多的北極熊同類相食的例子。
更危險的是,不斷融化的冰塊已經逐漸無法支撐住北極熊的體重。北極熊雖然是遊泳健將,但在愈發稀疏的融冰間遊移,他們會因長時間遊泳體力不支而溺斃在北冰洋中。北極熊被海水淹死正逐漸成為北極圈的普遍現象,棲息於北極圈的兩萬兩千隻北極熊正逐漸減少。
全球變暖趨勢影響著北極冰層的生態係統,影響著北極熊、海象、海豹、企鵝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