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說:“熱愛不隻是外在的表現,它發自於內心。熱情來自於你對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的真心喜愛。”
癡情和入迷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數學家陳景潤1973年在《中國科學》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並改進了1966年宣布的數值結果,在國際數學界引起了轟動,此項研究成果被公認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他的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陳氏定理”,寫進美、英、法、蘇、日等國家的許多數論書中。
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難題時,生活特別艱難,住著6平方米簡陋的房子,麵對的是世界級的難題。在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下,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有一次,陳景潤去圖書館,找到了一個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他一直看到中午,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就從口袋裏掏出一隻饅頭來,一麵啃著,一麵還在看書。下午下班時,圖書館管理員大聲地喊:“下班了,請大家離開圖書館!”可是陳景潤根本沒聽見,管理員以為大家都離開圖書館了,就把圖書館的大門鎖上回家去了。天漸漸地黑下來。陳景潤朝窗外一看,心裏說:“今天的天氣真怪!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天又陰啦。”他拉了一下電燈開關,又坐下來看書。到回家時,已經是深夜了。
這種癡迷,這種熱愛,使陳景潤摘取了哥德巴赫猜想皇冠上的明珠。
任何事物都有一條神秘的通道,承載著成功的密碼。我們必須用情,才有可能達到事物的極致。如果隻是泛泛涉獵,走馬觀花,應付差事,那是不會成功的。隻有投入、癡迷,才會取得進步。
熱愛產生熱情,帶來激情,使人癡迷,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幽徑。如果對事業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於成功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那麼就不會成功。愛是雙方的,你不熱愛成功,成功就不熱愛你;你不熱愛事業,必然不會成就事業。
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總經理佛德瑞克說:“熱忱是成功的秘訣。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通常並不很大,但是如果兩個人各方麵都差不多,具有熱忱的人將更能得償所願。一個人能力不足但是充滿熱忱的人,通常會勝過能力高強但是欠缺熱忱的人。”事實上,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別什麼?就是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熱愛程度。生活中取得成就的人,總是那些勤勉工作,熱愛工作的人。而懶懶散散、三心二意的人,怎麼能夠期望他在工作和事業上有所成就呢?
有因必有果,有什麼樣的因結什麼樣的果。捫心自問,你熱愛自己的事業嗎?你對於工作有熱情嗎?你做得怎麼樣?是全身心地熱愛、全身心地投入,還是三心二意,遇到困難就低頭,遇到挫折就想退縮。如果是後者的話,說明你的熱愛是假的,是經不住考驗的。真正的熱愛是任何困難和力量都無法阻止對事業的熱衷,無法澆滅你心頭的熱情之火。這樣的話,離成功就不遠了。
熱愛使人癡迷,癡迷使人入門。
一個人幹一件事,如果沒有熱愛,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心態去做事,即使當上一輩子和尚也難入佛門。同樣的,如果不熱愛工作和事業,甚至當做一種負擔,那麼,幹上五年十年還是一個樣,不會有什麼長進。我們看到,有許多人幹了一輩子工作還在原地踏步,有個尊敬的稱號叫“老員工”,其實,話外之音就是甘於平庸。
俗話說,熟能生巧,意思是對某種工作熟悉了,自然就會明白其中的玄妙之處。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不一完全對。比如,人們從上幼兒園就開始練習寫字,一直到大學畢業,幾乎天天都寫字,可是,許多人的字卻拿不到桌麵上,不能說醜陋吧,起碼不好看。按說,整天寫字,幾十年還寫不好嗎?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熱愛,沒有用心。隻是把寫字當做一種手段而已,並沒有投入地去寫,缺乏對於寫字的熱情。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人穿著整齊,文質彬彬,可是,一讓他寫個字就露餡了。這些人並不是沒有寫過字,而是沒有對寫字投入,沒有把熱情注入字裏行間。
隻有熱愛了,真正地全身心地熱愛了,才有資格期待成功。
判斷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就是熱愛。
如果沒有成功,隻要熱愛著,終究會成功。如果已經成功了,說明曾經肯定是熱愛的。
人生是依靠熱情來推動的。
人生不能沒有激情
我們看歌唱家演出時,聲情並茂,動情處渾身抖動,聲音穿雲裂帛,繞梁三日,餘音不絕,被感染的台下的觀眾,跟著他一起歌唱,一起手舞足蹈,整個演出場所形成了一個共鳴場。
一潭死水,如果沒有浪花和漣漪,沒有魚兒飛躍遊動,時間長了,水就臭了。瀑布就不一樣了,它跳躍著,飛瀉著,湧動著,從幾十丈高的山崖上躍下,像一條銀練懸掛,激蕩不已,顯示出大自然的神奇。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一種多麼雄渾的自然景觀。許多地方都有水,唯有廬山瀑布讓人心旌搖曳,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廬山瀑布含有激情。
激情,把廬山的水和別的地方的山澗溪水區別開來,同樣是水,隻因為山澗溪水平靜地流淌,被落葉覆蓋,成為小蟲子的樂園,而不為世人所讚美。而廬山的瀑布因為有懸崖,跌落在懸崖上的水流激蕩飛旋,變幻出如此美妙的風景,讓詩人讚美不已,寫出了千古絕唱。
意大利人馬可尼是無線電的創始人,1874年4月出生於波羅尼亞。人們今天所經常接觸的收音機、電視、手機都和他的研究成果分不開。他小時候特別喜歡物理學,勤奮好學,讀了好多有關物理學的書籍,尤其對於電磁波傳遞聲音特別熱愛,立誌要把這一夢想變為現實。如今這項成果已經普及了,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連他父親也認為他是個不合時宜的“空想家”。
馬可尼懷揣著這種夢想,以無比的激情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
他在自己家的莊園上搞起了物理試驗室,裏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實驗用品,如電線圈、磁鐵、耳機等。經過了一次次實驗,都失敗了。但是,他仍然滿懷激情,總結其中的經驗和教訓,改變實驗方法和設置。有一次,他在樓上放好了發報裝置,一按電鈕,樓下就傳來了令人振奮的電鈴聲,而樓上和樓下沒有線來連接。實驗獲得初步成功後,他進一步改進裝置,把電磁波信號傳到了兩公裏遠的地方。但是,進一步進行實驗,需要大量資金資助,他於是給意大利郵電部門寫信,期待得到幫助,可是,杳無音信,受到了無比的冷遇。馬可尼並沒有灰心,帶著自己的研究裝置來到了英國,到處宣傳和推廣他的發明,並進行了多次無線電收發表演,希望得到人們的承認和推廣。1897年5月,馬可尼把無線電信息傳到了10多英裏之外的汽船上,同時,又從維多利亞海岸把信息傳遞給了皇家遊艇上的威爾斯王子,使人們振奮了。於是,他在英國政府支持下成立了馬可尼電報公司,在他的推動下無線電通訊技術終於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對通信業、航海業、電信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人生的道路上,盡管會遇到種種挫折冷遇,但是,隻要滿懷激情投入事業,終究會得到人們的認可。
那種發自內心的激情是一直燃燒的火焰,鼓舞著人們去探索、奮鬥、前進,直到摘取了成功的桂冠。
如果喪失了事業的激情,被挫折擊垮,就會功虧一簣,半途而廢。事業的成功,不僅需要努力奮鬥,而且需要激情的維護。缺少了激情,是不可想象的。
激情令人視野開闊心胸寬廣
人若有了激情,就會變得心胸寬廣、目光遠大、輕鬆愉快,還將消除心靈上的一切皺紋。激情是事業的保障,是生活裏的燦爛陽光。
在生活中,失去激情的人,總是帶著悲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看一切都是灰色調的。對於他們來說,稍微發生一點挫折和不快,就會怨天尤人,內心鬱悶,與自己過不去,痛苦萬分。把這種心情投射到生活中,必然使工作變成了一種額外的負擔,怎麼能幹好工作呢?又怎麼能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呢?許多人工作拖拉,浮皮潦草,懶洋洋的,就是沒有熱情的原因所致。
失去熱情的人,對於事業更是為害甚大。事業是人生的目標和價值所在,有多少人孜孜,一生追求,還不一定能實現人生的目標,如果對於事業連熱情都沒有了,還能取得人生的成功嗎?如果沒有自己的事業了,活著有什麼意義,還不是行屍走肉和造糞機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