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陳騫,沉厚有智謀,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所在存績。

【注釋】

陳騫(211—292):字休淵,臨淮東陽(今安徽天長)人,曹魏司徒陳矯子。西晉開國功臣,官至大將軍。事詳《晉書·陳騫傳》卷三十五。

含垢匿瑕:容忍別人的侮辱,掩藏他人的不足。

存績:做出成果。

【譯文】

晉代的陳騫,性情穩重寬厚,有智謀。少年時就有度量,能夠忍住委屈,寬恕他人。做任何事都很有成就。

【評析】

《論語》中記錄了孔子多次論“器”的內容,他說:“君子不器。”“管仲之器小哉!”“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璉瑚也。’”孔子所說的“器”,大多是指一個人的器量。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意思是說性格具有先天性,然而無數的例子證明,性格還是可以調整的,相比較而言,一個人的胸襟氣度卻很難改變。正如一叢荊棘灌木,無論土壤如何肥沃,氣候如何適宜,都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它的個頭受到了“器”的影響,這是與生俱來,不可變化的。一個人的器量,雖然不至於如樹那樣不可調節,但後天修養所能達到的效果實在有限。孟子說他四十不動心,因為他善“養氣”,善養“浩然之氣”,但他所養的也隻是心境之氣,而非度量之器。所以一個人將來能夠成為什麼,完全是受其與生俱來的器量限製。

雖然大器之人不見得都能成大器,但成大器的無論如何都不會是器小之人。所以中國一句古話“三歲看到老”,關注的重點大概也就是人的“器”。唐代裴行儉正是這麼看人的,史書中記錄了如下的故事:“李敬玄盛稱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之才,引示行儉,行儉曰:‘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衒露,豈享爵祿者哉?炯頗沉嘿,可至令長,餘皆不得其死。’”陳騫的成才,所在皆因他的度量,年少而有度量,正說明“器”的先天性特征。史書稱,“騫沈厚有智謀。初,矯(陳騫的父親陳矯)為尚書令,侍中劉曄見幸於魏明帝,譖矯專權。矯憂懼,以問騫。騫曰:‘主上明聖,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過不作公耳。’後帝意果釋,騫尚少,為夏侯玄所侮,意色自若,玄以此異之。”因為大器,所以能夠容納百川,對於諸多外在的壓力,天然具有優越的心理承受力,所以必定能夠忍受委屈;因為是大器,所以多半會理想高遠,而高遠理想的下麵必定是博大的人格,正如高樓之下必有堅厚的地基一樣。孔子說人有三種類型,即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陳騫或者就近於第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