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古國 第四百一十七章:應龍橫空(1 / 2)

我驚駭的看到,那天空中的神龍軀體遮天蔽日,哪怕沒有任何的動作,身上所釋放出來的威壓,也讓無數人跪倒在地,瑟瑟發抖。甚至就連我這個來自異時空的旁觀者也能感覺到靈魂上的顫栗。

這種感覺並不是因為這頭神龍龐大的軀體,而是因為它龍身上那雙遮蓋天日的翅膀。

“應龍!”

我口中低吼,雙目爆射出精光,沒想到我有一天會看到這種傳說中的生靈。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所記載:“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不得複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按照中國神話傳說中的說法,應龍是龍族的一個超級形態,背生雙翅,擁有無窮之力,甚至比一般的真龍還要強大的多。能夠以尾巴畫地成江,又被稱作“興雲致雨之神”。

甚至還有傳言說,上古時代的魔神蚩尤和誇父就是被它所殺。當然這隻是一個傳言罷了,世間公認斬殺蚩尤的還是人族的黃帝。不過這也從側麵反映出應龍的實力之強悍,甚至能與魔神蚩尤進行比肩。

而且從這種種傳說中還反映出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在上古時代,應龍這種強大的存在是和人族處於同一陣營和戰線的,甚至它還與旱魃一起幫助黃帝打敗了九黎聯軍。

我抬頭看著天空中那頭恐怖的巨獸,心裏震撼無比,甚至身體中的龍氣都開始出現了異樣。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如今九黎已亡,我人族當主宰九州大地,將掃蕩一切異族生靈,給後代子孫開創萬世太平!”

“爾等異族之人,若願遁入邊荒山林或遠渡重洋,萬載不入九州,或可保全性命!如若不修善念,覬覦華夏,必將有亡國滅族之災!”

應龍脊背之上,一個聲音淡淡開口。他的聲音如同洪鍾大呂,在整個天地間回蕩,充滿了一種皇者的威嚴。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抬頭看向天空,因為距離太遠,我看不清說話人的模樣,不過從他身下應龍的身份,還有話中的內容,我隱隱間能夠猜到他的身份,心裏也不禁升起一種尊敬之感。

在聲音落下之後,天空中的應龍再次仰天發出一道怒吼,緊接著,它扇動雙翅,載著背上的皇者向著遠方飛去,隻留下大地上一群瑟瑟發抖的白民人和聶耳國。

“原來如此!”

我雙目中閃過一道亮光,通過剛剛看到的一幕,再聯係著以前我所知道的一些線索信息,我大概也弄清楚了一些上古時代的具體事情。

按照我的理解,在上古那個混亂的年代,這片土地上原來是充滿了各種奇異種族的,不管是曾見過的貫胸國、羽民國還是眼前的白民國、聶耳國,甚至據說還有許多逃難到海外的異族國度,他們都曾經生活在九州之上。

後來,隨著人族的崛起,為了爭奪生存的空間,勢必會和這些異族之間產生許多矛盾。若是白民國這些偏向善良的種族還好,能夠和人族和平相處下去,但像九黎之類偏向邪惡向的種族卻會以人族作為食物,甚至是進行奴役。

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矛盾不可避免,仇恨不可消弭。最終人族在軒轅黃帝的帶領下,聯合許多強者,發動了涿鹿之戰,最終擊敗九黎族的蚩尤,鼎定乾坤,讓人族稱霸九州。

而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人族在成為九州之主後,對於曾經的那些異族也是不放心,為了人族後世的安穩,或是將這些異族驅逐或者是直接覆滅。所以在之後的幾千年裏,華夏的史書中也再沒有了關於這些異族的記載。唯有一部從上古傳下來的奇書《山海經》中還殘留著關於他們的隻言片語。

而我眼前所看到的場景,便是白民國和聶耳國兩大異族倉皇逃竄的一幕。

其實,在他們的身後,並沒有想象中追殺他們的人族強者。

隻不過他們已經被人族可怕的實力嚇破了膽子,一路從中原腹地逃到了西蜀梁州的峨眉山之中。

白民國和聶耳國的先祖找到了如今的這個秘境所在,並在此定居下來。但因為之前被人族強者和那頭應龍的威勢嚇得心驚膽顫,怕人族強者追來趕盡殺絕,也為了防止兩族的後代出現昏頭之人,跑出去招惹人族最終引來滅族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