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工作不能硬撐就別撐,人畢竟不是機器,該休息時就得休息,病了更得好好養病。生活應該是一種態度,有手有腳,有些事情我們應該敢於對老板說“不”字,我們所有的人都對老板妥協做透支健康的事情,搞得現在的老板似乎覺得加班不加薪是理所當然的。為了加薪、升職、功利,透支自己的精力,人生短暫,這樣等同於踐踏自己的健康,李敖說過一句話,“上帝管兩頭,我管中間”。中間都管不好,那拿什麼去生活呢?生活的前提不是有多少錢,有句話說,最悲哀的事情是人死錢沒來得及花。
社會的機器似乎進入了一個超負荷的運轉年代,換句話說,這是一個短命的年代,手腳似乎被人施了咒語,恨不得一刻也停不下來。
我們在乎要賺多少錢,要幹出多大事情才可以顯示出自己有多厲害。如果一個人對事業的重視度超過了自己的健康和快樂,那麼活著的本質就本末倒置了。活著不是為了受累,不是為了不斷地透支自己,人生短暫啊。
反思下我們的生活狀態,我總結了如今人們漠視健康的種種現象。
現在人愛美啊,特別是女人,胖了一點點,哎呀那不得了了,亂減肥,不科學地減肥,餓肚子,雜七雜八的減肥藥什麼的,減肥不是餓出來的,是適當吃出來和運動出來的。
熬夜,經常加班,這個不用多說。我這輩子是不會經常加班的,一個月一次還可以接受,多了不幹,大不了不幹就是了,還不成離開某人不能活了吧。
有病了不看,總是等著有時間再去,總是以為小病沒事,總是到實在是堅持不住了才看醫生。雖然說看病在中國難、貴,即使“一病回到解放前”,也得把革命的本錢給看好啊,否則拿什麼去賺錢呢?拿什麼去體驗生活呢?
不關注精神和健康,隻關注賺錢與否,人變成了機器,靈魂漸漸在與自己的軀殼分離。
教育的缺失,我們的學生基本沒有“體育”這個概念,家長、老師也不重視這方麵,關心的就是成績分數,不和孩子談心交流,不關心孩子的身體狀況,總是事情發生才後悔我的孩子怎麼會那樣……現在的老板應該人性化一點兒。工作量大,請假還扣工資,忍痛加班。我們怕被炒魷魚,我們怕……反正怕很多。
社會發展的速度太快了,大家都不肯慢下來,也不敢慢下來,就連現在的小孩子都快得不成樣兒了,說什麼贏在起跑線上,還搞什麼提前出生。
我們在乎什麼,真正在乎的健康卻忘了。有這樣一說法,我們一生中醫藥費的99%都是在死前一年掙紮搶救用了,而國外的人一生中1%的醫藥費都花在死前的搶救,大部分都花在了平時的檢查和保養中。你知道保養自己的愛車,難道不知道保養自己的身體嗎?難道車子比你身體還重要?
07我想我已活到了一個尷尬的年齡
以前聽說,人的長大是突然之間的事兒。我並不知道什麼是所謂的長大、成熟,但是我突然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已不再年輕。昨天還以為自己的未來有很多無限的可能,像是還沒有分裂的細胞,可以分裂成任意器官。今天就發現很多世界冠軍都比自己年輕很多,那些大不了自己幾歲的人已經坐上了現在自己還不敢想的位子。還在考慮著如何把前浪拍在沙灘上,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在25歲這個年紀,每隔幾步就是一個路口,很少有人知道該走哪一邊,像是吃飯的時候要選人多的餐館一樣,很多人擠向本來就人滿為患的路。偏偏前方的路口又很窄,千軍萬馬去闖獨木橋,想來世上已無陽關道。國企、事業單位這些香餑餑讓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明爭暗鬥,為的不是什麼理想、自我價值,隻是穩定的一個月幾千塊的“皇糧”。幹什麼不重要,拿多少才重要。工資不重要,福利才是王道。話又說回來,這並不是我們的錯,我們也是被詛咒的一代。
夢想。
好久沒聽人說過這個詞,也很久沒有見過這個詞了。誰的心裏沒有夢想的種子?可偏偏這個時代使用這種文字的地方不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在這片土地上,如何生長不重要,長成什麼樣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結了什麼樣的果實。
每當我看到國外很多作家簡介中有“哲學家”這個稱謂時,我總是感到無比的同情: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如何生存啊……在咱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幹這行的人估計比省長還少,因為咱不需要哲學家。
太久沒有看見身邊的誰實現他的夢想,也太久沒有聽見誰實現了夢想,因為看看身邊的人,都夢歸夢想歸想,該幹嗎還是幹嗎。所以我在想,到底有沒有夢想這種東西呢?它會不會像小時候不蓋好被子睡覺時媽媽說的會吃腳丫子的怪獸一樣,隻是童年時讓我們按照某種方式成長的工具。長大後我們在課本上學到其實沒有會吃腳丫子的怪獸,可是沒有人告訴我們其實也沒有什麼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