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山腹密道(1 / 3)

出了蒲阪不久,便望見北方有一大片水域,煙波浩淼,碧浪千頃。周原之上從未有過如此之大的水麵,周考暗想:這難道就是海嗎?不不,舅父說大海尚在千裏之外,這絕不可能是海。

這時隻聽莘甲說道:“傳說這蒲阪一帶曾經全都被水淹沒,水退之後,卻留下這樣一個大湖。每年春季時,湖麵上各種飛禽不可勝數,水中三四尺長的魚也隻屬尋常。我時常來這裏捕魚獵鳥,每次都滿載而歸。考兒,待來年開春以後,咱們爺倆一塊來此,給他來個一網打盡,豈不痛快?哈哈。”

周考應了一聲,暗想:原來不過是個大湖。他說:“這湖中既然有這麼多鳥和魚,為何卻人跡罕至?”

莘甲道:“據說百年以前,這一帶氣候溫暖,湖中常有犀兕、鼉龍這樣的猛獸傷人。近幾十年來,天氣不斷變冷,犀兕、鼉龍漸漸都看不到了。不過虞城裏的人還是不願意到這裏來,因為他們隻靠賣鹽就能衣食無憂,誰還願意辛辛苦苦的去打獵呢?”

“舅父大人,鹽不過是作調味之用,為何賣得這般貴?您說西戎、北狄都有賈人不顧山高路遠,跑到虞城來換鹽,到底是為了什麼?”

“鹽可不止是調味這樣簡單哪,人如果長時間不吃鹽,就會渾身無力,還會得各種怪病。”莘甲意味深長地說道,“可是這大河上下,產鹽的地方卻極少,虞國的鹽池,素有‘九分天下鹽’的說法。所以,你不要小看這一個鹽池,說它是天下要衝也不為過。上古時的唐堯,其都城在鹽池北麵的平陽,夏後啟的都城在鹽池東麵的安邑,可以說誰控製了鹽池,就相當於掌握了天下權柄。隻不過……”

周考聽得極為入神,連忙追問道:“隻不過什麼?”

“不過現在東夷人經常販運海鹽到朝歌來,使得朝歌的鹽價越來越低。以前的人用騾馬,將鹽從太行山西側的虞城運到東側的殷城,貨價就要翻好幾倍。你想啊,騾馬一次能馱多少鹽?加上路又難走,於是鹽價居高不下。可東夷人用船運鹽,一艘船便能載海鹽數千斤,所以朝歌人現在已漸漸不願去虞城購鹽了。”

周考又增長了不少見識,心下暗自欣喜。一行人離開了湖區,途中時常能聽到首陽山上傳來虎嘯猿啼之聲。此時鬻熊驅馬來到周昌身邊,悄聲道:“大人,南麵山坡上似乎有人在尾隨窺探。”

周昌扭頭看了看,也見到山坡上的樹林裏有人影晃動,但看不清人數。他說:“且不要聲張,先靜觀其變。此處最多不過是些山野流民,諒來也不敢對我們動手,我們不可自亂陣腳。”

於是周昌隻對莘甲一人說了此事,莘甲聽後也道:“不妨事,這等流民,便來兩三百人也不是我們的對手。何況此處距虞城不過一日路程,我們隻管趕路便是。”

行至前麵山腳下,忽然從道旁樹林中鑽出幾個村夫打扮的人攔在路上。為首一人手中拎著一柄銅刀,大聲說道:“快將你們的財物放下,便讓你們過去,否則,叫你們認識認識大爺手中的這把刀!”說著將手中銅刀虛晃幾下。

莘甲將他打量了一番,隻見他五短身材,光著腦袋,腮下留著幾綹短須,一雙眼睛卻是奇大,幾乎占了整張臉的四分之一。他心中不禁又是好氣,又是好笑,說道:“就憑你們這幾個毛賊,竟敢來打劫一方諸侯,當真是不知死活。”

說完他正待縱馬上前,卻見那矮子將手中銅刀舉過頭頂,在空中轉了一圈。隻聽首陽山上立時有人敲鑼打鼓,更有數十人齊聲呐喊,這一陣突如其來的響動,將山中的鳥全都驚得飛了出來,在空中不住盤旋。

莘甲等人不知那矮子在弄什麼玄虛,心中正暗暗戒備之際,忽聽身後馬匹一聲長嘶,薑夫人與琬姒所乘的馬車從莘甲、周昌等人身邊直衝了出去。

原來,莘甲他們所騎的都是戰馬,聽慣了戰場上的嘈雜之聲,所以都安之若素。隻有薑夫人與琬姒所乘的是莘侯府中的馬車,那馬平日十分溫馴,可一旦受了驚嚇,便不顧一切的狂奔起來。

那幾個攔路之人見到馬車朝這邊急速奔來,都忙不迭的鑽入樹林中,轉瞬便不見蹤影。那馬車在山腳下轉了個彎,也從眾人的視線中消失了。

周考一見,未等周昌下令,便策馬追了上去。待他轉過山腳,卻見到那馬車的車夫與薑夫人倒在路邊,馬車卻停在前方十數丈遠的一塊大石旁。周考下馬扶著薑夫人,問道:“舅母大人,您沒事吧?”

薑夫人氣息雖弱,人倒還清醒,隻是用手指著馬車的方向,不住說道:“琬兒,琬兒……”

那馬車車夫躺在一旁,也傷得不輕,他忍著痛對周考說:“我抱著夫人跳下馬車後,馬車撞在那大石上,小姐、小姐她從馬車上摔了下來,被……被幾個山賊給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