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歐佛瑞在極具啟發性的《影響人類行為》一書中寫道:行為乃發自我們的基本欲望??不論在商場、家庭、學校或政治上。對那些自認為“說客”的人,有句話可以算是最好的建議:要首先引起別人的渴望。凡是能這麼做的人,他就能左右逢源,永不寂寞,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間。
明天,你也許有機會要求某人做某事。記住,在你開口之前,先停下來問你自己:“我怎樣才能讓他想去做這件事?”這一問題會讓我們不至於過分急躁,更不會隻為了自己的需要而做徒勞無益的镼翾。
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你能捕捉對方觀點的能力;看一件事須兼顧你和對方的不同角度。
這是個十分簡單的道理。但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沒有把它放在心上,甚至可以說對它視而不見。
許多推銷人員每天踏破鐵鞋,疲憊沮喪,卻所獲不多。為什麼?因為他們心裏想的都是自己的需要。他們不知道你我並不想買什麼東西,如果想的話,也一定會自己出門。顧客總喜歡主動購買———而非被動購買。
但是仍然有許多銷售人員,終其一生不知道怎樣從顧客的角度去看事情。
歐文·楊是個著名的律師,也是美國有名的商業領袖。他說過:“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了解別人心裏想些什麼的人,永遠不用擔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