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要有一顆歡喜的心(2 / 2)

富蘭克林·羅斯福在戰爭最艱苦的歲月裏,時常強迫自己擠出一小時集郵,借以擺脫緊張、抑鬱的心境。那時,他經常去郊區的別墅,把自己關在裏麵,擺弄著各色郵票。據看管房子的人回憶,總統來的時候臉色陰沉,心情憂鬱,疲憊不堪;他走出屋子離去時,精神狀態完全變了,變好了,覺得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了。

培養這種良好習慣,無論多大年紀的人,從現在做起,都為時不晚。美國一家雜誌上曾報道這樣一位老人,他從78歲起每天抽出一小時欣賞音樂。他說:“我很快就養成了這種習慣,每天聽一小時的音樂。我要掌握欣賞音樂的能力……等到我不得不靠靜坐度日時,就用得上它了。”

很多人一方麵浪費生命去憂慮各種事情,讓過去的問題和對未來的憂慮主宰他們目前的時光,結果他們變得焦慮不安、頹唐沮喪、了無希望;另一方麵,他們又不斷地說服自己“總有一天”會比今天更好。不幸的是,期待未來的心理暗示盡管一再重複,“總有一天”卻從未到來。

下麵的故事,對於那些總把幸福的希望寄於明天的人,有啟迪作用。

某地風俗:設宴時要給客人奉上大量的牛奶。所以,一般人都在請客前很久就開始擠奶,以免臨時供應不上。

有一個人計劃在一個月以後請客,他想:“如果把牛奶從牛身上擠下來,就需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牛奶放在木桶裏,時間長了容易壞。不如幹脆把它放在牛腹裏,到請客那天一並來取,這樣既省事,又可吃到新鮮的牛奶,不是更好嗎?”

他對這個“絕妙”的想法很滿意,於是就把所養的一頭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開,每天也不去擠奶了。

一個月以後,請客的日子到了,這人把奶牛牽來,準備讓客人們品嚐新鮮的牛奶,可是不論他怎樣努力,一滴牛奶也擠不出來,被客人譏笑了一頓。

現在是我們擁有的唯一時刻,也是我們所能控製的唯一時光。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時,我們就能夠把恐懼從心底排除出去。因為很多時候的恐懼是憂慮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例如,我們將不會有足夠的金錢,我們的孩子會惹出麻煩,我們會老會死……

美國著名學者阿爾弗雷德·D·索亞說:“長期以來,對我來說,生活似乎馬上就要開始——真正的生活。但半途中總有障礙,總覺得要先完成某事,先把某個生意做完,先付清某些賬單,之後生活才會開始。最後,我逐漸認識到,事實上,沒有比現在更適於快樂的時間了。如果不在現在,那是什麼時候呢?你的生活永遠充滿挑戰,最好讓你自己承認這一點並決定去快樂。”

“不要為明天太陽升起的軌跡而擔心”,心平氣和地去麵對無法預知的未來。快樂就在此刻,快樂的鑰匙就在我們的手裏。

心靈的呼救

養成快樂的習慣,你就能變成一個主人而不再是奴隸。正如R。L。史蒂文森所說:“快樂的習慣使一個人的快樂不受外在條件的支配。”亞伯拉罕·林肯說:“隻要心裏想快樂,絕大部分人都能如願以償。”如果你不快樂,那一定是你自己的責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