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第一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很快就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角那樣,第二輪深化改革以“入籃”為標誌,第一輪改革,中國經濟是融入世界,第二輪深化改革中國是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裏的孫悟空,它不再馴服,而是讓西方大國接招。中國與世界一起改變。中國經濟不會死亡,而會因此新生,將再度展翅高翔。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中被全票通過,批準“入籃”,同時給出占籃子的比重為11.9%,超過日本;但它們給出了一個限製條件:還要等待2016年10月1日做最後的確認!這幾個月,很難熬!尤其是有一點點出師不利,2016年開盤即暴跌!還要不要堅持?很多人有疑問,我回答,這一點點挫折算什麼?要繼續堅忍!為了遠大目標,需要做出犧牲。
為什麼SDR對人民幣如此重要?
首先它是符合曆史大趨勢之舉,中國要想真正強大,必須成為國際大家庭的真正一員,與西方大國平起平坐,因此,不僅要參與經濟全球化,還要推進金融市場全球化,要通過貨幣體係實現相互擁有。同時要看到,中國參與西方國家的金融市場遊戲,並不是任其宰割的弱者,經過三十餘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大幅度提升,現在已經有了可以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博弈的實力,中國加入SDR不是乞求來的,而是博弈來的。
第二,在全球經濟生活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當於一個小聯合國,或曰貨幣聯合國,SDR則相當於“常任理事國”。這些“常任理事國”可以通過一定的發鈔權(占比)影響全球金融市場,通過彙率博弈影響全球經濟,當然也會影響到全球貨幣體係包括某一個國家貨幣彙率的穩定--影響到國際財富分配(包括機會的分配)。而且,通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成為犄角之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世界銀行也會承認。
廣義的國際貨幣體係包括了所有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家及地區貨幣(193個),而其中絕大多數國家至今還沒有實現貨幣的自由買賣與浮動彙率(占56%);狹義的國際貨幣體係指,已經實行自由浮動彙率製的經濟體所發行的貨幣,目前大約有幾十個,而能夠在國際外彙市場自由交易的貨幣大約隻有二十幾個,且其中隻有美元、歐元、英鎊、日元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納入SDR之中,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貨幣。最狹義的部分,不僅相當於常任理事國,而且代表著未來國際貨幣體係改革的方向--世界貨幣必須是自由買賣的,在金融市場全球化時代,國界不再是貨幣交易與流通的邊界,任何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不僅要受本國貨幣彙率波動的影響,同時也將受到其他國家貨幣彙率波動的影響,尤其是主要貨幣的影響。
所謂SDR貨幣,當然是全球貨幣體係中最具影響力的貨幣,可以說是“硬通貨”,當人民幣“入籃”以後,理論上講:凡是能夠使用美元、歐元、英鎊、日元進行商務(尤其是旅遊)勞務結算的國家,未來都可以使用人民幣直接結算,同時,凡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家成員,理論上都必須(通過貨幣互換)儲備SDR貨幣,即像美聯儲這樣的牛的“全球央行”,也要通過貨幣互換機製儲備人民幣,這一點很可能是最重要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