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創新勞動與虛擬金融市場存在的價值(2 / 2)

我曾經提出過一個重要觀點: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是很難劃清界限的,這一點在股票市場中體現尤其經典。股票之所以能夠買賣,是因為有直接創造價值的實體經濟存在,但如果隻有實體經濟,而不能自由買賣代表它資產價值變化的股票,市場則不會很快發覺實體經濟是不是已經存在泡沫,企業更不知道。股票買賣發現資產價格,價格波動反應資產價值含量變化,合理的股票價格反映實體經濟的經營價值和盈利前景,是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前提--股票價格波動預示著實體經濟的創新價值含量變化以及是否該快速折舊。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基礎,虛擬金融市場則使我們更快更早地預知實體經濟是不是已經從“虛擬”變成“虛空”。

商品交換需要跨越時空,資產交換也要跨越時空,如果說,商品交換市場是實體經濟,說資產交換市場是虛擬經濟,說不通!更何況,當虛擬金融市場為實現資產、資源跨時空流動提供快速成交的條件後,其價值實現、價值轉移的功能本身就是生產力--沒有這樣的市場,西瓜隻能賣香瓜錢。在創新勞動引領勞動力價值交換的新時代,擴大企業股權融資,促進企業並購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是虛擬金融市場的最重要責任,它的好與壞,直接決定實體經濟的健康程度。

貨幣異化理論著重指出貨幣的儲備功能,由於創新勞動能夠創造巨大的價值量,由於人的自然壽命延長需要儲備極大的價值量用於養老儲備和遠期消費,因此,勞動價值轉為儲備價值是新常態,貨幣的價值尺度功能很可能低於(貨幣)儲備功能。同時,作為企業,不可能將所有現金都投入到現實的資產上,為了創新,為了避險,必須保持現金與輕資產的流動性,這種流動性很大比例將轉為儲備資產,這如同我們每一個家庭都不可能吃光花光,如同國家必須有外彙儲備、黃金儲備。貨幣的價值儲備功能很可能將超越貨幣的價值尺度功能。由於儲備貨幣肯定是最不合理的,因為貨幣資產不能保值增值,因此,絕大多數財富的儲備都必須在投資項目中,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如果既要考慮到安全,又要考慮到流動性,考慮到保值增值,就要尋找最好的投資品市場,追逐創新勞動。國家的職能就是為投資者建立這樣的市場。由於一兩個市場總是不安全的,因此需要虛擬金融市場體係,由於儲備在一個國家也是不安全的,因此需要在全球虛擬金融市場搞雞尾酒式的投資。像水一樣流動。於是,虛擬金融市場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金融市場全球化的重要性也體現出來了。勞動異化引發貨幣異化再引發市場異化,虛擬金融市場貨幣流動性總量將大大地高於實體經濟市場總量,彙率越來越重要,買賣彙率也越來越重要。

§§第六章 新經濟時代的投資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