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嘴角帶笑地靠在真皮老板椅背上,手裏握著一張報紙。
各種媒體對“最女聲”的關注已達白熱化的程度,凡是與這個節目有關的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都惹得媒體一陣猛報。街頭巷尾中,有關此次活動的議論也此起彼伏。
能夠做到這樣的效果,向北操了不少的心。
網站、報紙、電視……其實向北都緊鑼密鼓地接洽過的,這次的活動他們幾乎是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情上的,雖然冒了違規的危險,但是這一仗如果不打,電視台積年的沉屙很難清除。要翻身,要過好日子,不冒點風險確實不行。
要達到炒作的效果,沒有資金更不行。除了全力以赴做好節目,最關鍵的事情就是拉來雄厚的讚助。
回想和那些比兔子還精的讚助商談判的曆程,向北覺得自己好像打了一場艱苦的戰鬥。雖然最後節目的冠名權落在曾經是央視常客的著名飲料企業“好味“的頭上,但是為了攻下這個牛企,電視台可沒少費功夫。
一個地市級的電視台,唯一的優勢就是上了星,但是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大節目向人家介紹,第一次接觸企業的老總劉興生,向北帶了兩員大將,劉建和白蘇蘇。一個是廣告部的主任,一個是活動部的主任,兩個人都是台裏做廣告的尖子,而且這次的活動,兩個部門承擔的廣告任務是各自一半——各擔總任務的50%,當然其他部門也多少分擔些,連每個記者都分別下了三萬元的任務指標,真正做到了全員保活動了。
第一次上門,就吃了劉興生的閉門羹。聽說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電視台要跟自己合作,劉興生一口回絕,告訴手下,就說自己出國了,讓來人打道回府。
向北和劉建、白蘇蘇有點傻眼了。來之前明明打聽好,這個老總就在此地,怎麼突然出國去了?
向北抽了口煙,慢慢吐出一串白霧,眼光轉向劉建,問道,到底找了個什麼樣的介紹人?怎麼消息這麼不準確?
劉建腦門直冒汗。向北口裏的這個介紹人是電視台合作過的一個廣告代理商,跟他也算交情不淺,兩人交往少說也有二、三年,即使不算兄弟,也算知心朋友了。為何這樣說呢,劉建跟這個老兄交往日久以後,此人開始動了點歪腦筋,時常小恩小惠於劉建,希望能夠在電視台投放廣告上多些優惠。
俗話說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劉建一次次被此人拉出去瀟灑,什麼捶背、洗腳、旅遊等等,兩人好得幾乎可以共條褲子,最難得的是,此人為了討劉建的歡心,竟然舍得讓自己最喜歡的女人出來陪他,雖然他並不喜歡此人如此行為——但送上來的貨不嚐白不嚐,但是嚐了拿了又不能不為人家辦事,於是在節目中多穿插這個老兄的廣告,卻少算點廣告費,對手下卻言道,是給老客戶的一種優惠,也沒有人異議。
而且,這位老兄特別大方的一點是,舍得。這些年,劉建為了陪張又波出席一些不得已的打牌活動,基本上是找這個老兄讚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