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風本來很擔心那個末位淘汰法會成為自己第一次職業生涯的滑鐵盧,作為一個新進小記者,一月25條的新聞量真的是不小的壓力。他都有隨時準備走人的打算了。
沒想到,電視台推出這場“最女聲”的選秀活動,幾乎隨手就可抓到大把的新聞。而且,向北為了集中力量把“最女聲”炒熱,特地成立了活動專門報道組,隨時把活動中雞毛蒜皮的、有意思的消息報道出去,很幸運,李曉風被向北看中了,他覺得年輕人更能把握這場活動的時尚娛樂核心要素。
李曉風真的很感謝向北的慧眼獨具,如果不是他,李曉風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裏。比起采訪那些枯燥的時政新聞,做個小題大做的娛記真的很合適李曉風。他甚至想,萬一以後自己被淘汰了,將來就去做報紙或者時尚雜誌的娛記,或許還可以搞點名堂出來。
李曉風對娛樂報道的敏銳洞察力確實非同一般。當其他的記者還在關注報名現場、采訪一些普通選手的時候,他已經講目光投向更具炒作性的人物了。
剛剛進入他視野的是一個叫成一依的女孩。
說她是個女孩,是因為她身份證上的性別。如果她不開口,從她短短的頭發、中性的裝扮,根本看不出這是個女孩。而更令李曉風開始關注她的是她的唱歌方式。
李曉風第一天進入活動報道組,就緊密跟隨現場比賽的腳步。那天,他連續聽了好幾個選手的歌曲,不是模仿的痕跡太重,就是一點特色都沒有,他的聽力開始出現識別故障,大腦也開始疲勞起來,於是靠在舞台下麵的一根柱子旁悄悄閉上了目。太累了,這麼多的選手,這麼多的歌,虧得那幾個評委一坐就是半天,也難怪有評委終於會忍不住出言難聽,有的選手唱得確實太濫了,有時候,一個選手才開口,評委就迫不及待按了鈴。特別是那個散著長發戴朵大紅花的娜仁,有一回竟然向選手扔過礦泉水瓶。
當然這樣的舉動統統逃不過李曉風的視力範圍,也更逃不出他報道的中心。向北指示過,不管正麵負麵,隻要覺得新鮮、覺得刺激的事情,可以大膽報,狠狠地報,不管尺度,沒有限製,這回,讓你們這幫記者們自由發揮!
真是爽極的指示!李曉風與其說是在寫報道,不如說是在肆意地挑戰自己的新聞準則,肆意地玩弄著筆下的文字。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把一件事放什麼角度就放什麼角度。有時候同一條消息,向北可以容忍兩個記者用不同的視角寫出來,即使是互相衝突的!
但是,李曉風可以感覺到,向北更欣賞自己的眼光,因為這之前,他已經憑借自己獨特的報道視角,挖掘出成都唱區一個唱法比較搖滾長相比較中性的選手,她的名字叫雷子純,這個怪異的時代,越是中性的選手越被人關注,雷子純的帥氣很快在李曉風等人的炒作下,才進那個唱區20強就受到強烈關注,甚至有人為她建起了粉絲團,粉絲們的年齡從十幾歲的孩子到花白頭發的成人竟然都有!粉絲們的名字叫“蓴菜”!
粉絲們開始瘋狂地為她拉選票,瘋狂地利用網絡、短信等平台為她投票,但是投票需要錢,這些粉絲有的省下當月的生活費,有的不遺餘力幫忙拉讚助,還有的孩子為了給她投票,連課也不好好上,每天泡在網吧給她在網上吆喝、投票。
向北每周要召集報道組記者們開一次會,每次都要總結一下,誰的報道做得好,誰的報道中庸了些,向北都可以一一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這就是向北的強勢所在,不管說到哪裏,都可以最專業的眼光品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