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發掘黎小米的並不是張又波,而是劉建。準確地說,黎小米是劉建的主持人。
劉建承包了電視台一個資訊頻道的欄目,這個頻道屬於廣告性質。當然,劉建都是在幕後操作此事的,作為電視台工作人員,他不能堂而皇之地把外包資源一手攬在懷裏,隻要找到能夠出麵的合作人就行。欄目外包,是各個電視台常用的方法,首要目的就是贏利。劉建在酒店餐飲等領域有很好的資源,一直謀劃著建立自己的廣告公司,做一個消費之類的節目,正好,電視台外包欄目,劉建有幾個哥們原先都在電視台幹過,幾個人一合計,一拍即合,都躍躍欲試。
承包欄目必須有雄厚的資本作後盾,畢竟要經營,沒有資金,欄目不可能正常運轉。劉建開始和幾個兄弟商量著,每人湊一點,算作股份,一來可以把大家真正捆在一起,二來也可以利益共享,大家幹事的勁頭也足。但是劉建野心勃勃,算了算幾個兄弟湊的數目,覺得僅能支持欄目起步運轉,要想把欄目做出名堂,還得再找個大資金。
於是就四處發動人脈關係,到處接洽合作事宜,卻遲遲不能落實。就在這時,黎小米出現了。
第一次見到黎小米是在一個兄弟的生日宴上。那天黎小米穿了件米白色風格比較硬朗的風衣,內著一件黑色高領打底衫,燙了十分搶眼的栗色長卷發,臉上化了十分精致的妝,長長的翹睫毛一閃一閃,一下子吸引了所有男人的目光。她是那個過生日的兄弟新認識的朋友。
是個很大方的女孩,大家起哄要她跟兄弟頭挨頭臉挨臉一起吹蠟燭,她也不扭捏,二話不說就照做了。劉建看到那個女孩垂下的長睫毛,心裏竟然動了一個念頭。
喝過酒後,又去唱歌。這個叫黎小米的女孩竟然有一口甜得幾乎膩人的嗓子,而且還是個瘋狂的麥霸,把他這個兄弟中間最著名的麥霸也壓下去了。好在,黎小米喜歡的歌,他也會唱,幾個人一邊又開了啤酒,一邊亂吼。劉建喝得心頭興奮,也不管黎小米是否樂意,搶到話筒就跟著唱。
黎小米還會講純正的普通話。兄弟介紹說,黎小米的父母都是北方人,她從小就講普通話。
劉建興奮起來,咬著兄弟的耳朵說,你問問她,願不願意到我們欄目來做主持人?
黎小米當然願意。每當看到電視上那些光彩照人的主持人,她總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有那樣的風采。雖然劉建的節目廣告性質很濃,做出來的節目不一定好看,但是隻要能夠上電視,黎小米就滿足了。她興奮地答應了。
於是就參與到節目的組建中來,商量著如何把欄目辦好。
劉建說,現在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找到一個過硬的後台,找個有實力的大老板。
其實,那個北方的廣告商也要求加入了,但是他的實力還不足以作欄目最好的支撐,他隻能跟其他兄弟一樣平均入股。
關於籌資的會開了不止一次,但是每回都說得興高采烈,再碰頭卻又無了下文。尋找資金的期望陷入僵局。大家都沉默,坐在欄目租來的辦公室裏一籌莫展。
黎小米慢吞吞地開口了,說她認識一個老板,是開礦起家的,現在做進出口貿易,身價大概在一億。
所有人都驚得眼珠子要瞪出來。這個姓易的老板是南市名人,特別在慈善捐助方麵非常出名。但是這個老板神出鬼沒,一般人很難見到他,他在南市的公司隻是他的一個據點之一,他的生意已經做到武漢、上海等地。
他發家的曆史說起來很有戲劇性,也充分說明一個人的成功真的需要機遇,這樣才能創造財運。他確實是靠開礦起家的。他挖到的第一桶金是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