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針指向公元1275年十二月二十日,大宋德佑二年十一月中旬。這時已進入隆冬時節,卻是個豔陽高照的上佳日子,按尹玉和飛道長查黃曆所說,本日宜歸。
確實是上佳日子,我軍橫穿半個江南,安安生生到了臨安外圍。宜歸,馬上就要歸入皇城了。
我喚過阿爾塔,和陳維維、蕭氏兄妹站在一處高地上,往下打量蜿蜒綿長的四萬行進大軍,一邊說道:“真希望擺脫戰爭的喧囂和殺戮,擇一處世外桃園,體會一下古人所說寧靜致遠的曠達境界。”
此時山風順著太茅峰勢,帶著些微的初冬寒意從背後襲來,將眾人衣衫往前掠起,胯下的戰馬也隨著這輕輕寒風向前邁出兩步。我取下沉重的銀色頭盔,撫順吹散的亂發,然後將之塞回頭盔,複又好整以暇地接著感慨:“如有機會,還可以遠足異域,感受與這江南迥然不同的異事、美妙的異域風情。沿途觀賞大好河山,如詩如畫的山海俊秀,領略崇山峻嶺,沐浴秀雨清風——那會是何等之享受啊。”
聽我在大戰前際說出這番話,阿爾塔便笑道:“公子有的是機會,不過得等戰事平穩,四海升平之後。那時我便當公子的向導吧。”
陳維維此時正靜靜地駐馬靠在我身邊,一付乖巧之極的模樣,聽阿爾塔如此說,便趣他:“你說的機會怕要十幾年之後吧。現今江南大地戰火遍布,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也許頃刻之間我等便做了亡國遺民。這江山平定不知從何說起呢?”
我卻沉吟下來。是啊,險惡局勢擺在麵前,連日傳來消息,浙江路境內諸州縣聞元皆降,元軍進攻暢通無阻。先是七月間常州陷落,因其城反複被宋軍奪回,元軍便盡屠城民,隻餘七人。八月間,要塞獨鬆關丟失,元軍四十萬大軍至此直麵蘇州、潭州,都城臨安已是危在旦夕。九月,潭州被攻,知事李芾死守防禦,卻是彈盡糧絕,恐怕不久就要失陷了。蘇州僅文天祥率兩萬義軍駐守,怕是會丟得更快些。
現在南宋僅剩的國土分成零散幾塊。我打下的長江沿線一部,浙南道一部,皇城臨安的所在地。還有四川重慶一部,由新任四川製置副使、知重慶府事張玨在合州與重慶守將趙寶支撐,成了一塊飛地。另外就剩下江西、福建、廣西的部分地區。
軍事力量如果除去我留在安慶軍、太平前線的部隊,大宋還真無可恃之軍。揚州李庭芝麼,區區六萬孤軍,還遭董文炳和韓郅圍得如鐵桶一般。張世傑回援臨安三萬軍卒,朝庭自有五萬禁軍,如果加上從未受過軍事訓練的義軍,人數當然不止這麼多,可是那些義勇之士在蒙古鐵騎呼嘯席卷之下,不過多出些人肉盾牌任其宰割而已,當可忽略不計。而現在臨安周圍聚集著三十餘萬元軍精銳,大宋皇都當真其景堪憂。
我兀自想著,心裏直是發愁,卻見高地之下陳昭飛騎來報。
奔得近了,顧不得和妹妹打招呼,急急向我報告:“楊亮節派出使者來軍前,希望將軍加快速度,盡早與他彙合。”